權利要求
1.一種碳化電爐石墨電極優化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S1、上線石墨電極,在石墨電極上畫上標記線;
S2、進行多次冶煉,并激光測量每次冶煉結束后標記線下的石墨電極形狀,根據石墨電極形狀計算出石墨電極直徑;
S3、當所述石墨電極直徑達到預警值時,下線石墨電極;
S4、截斷石墨電極直徑達到預警值的部分,重新上線使用,重復S1-S3,為二次截斷后的石墨電極組裝一段新的石墨電極,等待下次上線使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電爐石墨電極優化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
石墨電極上線后,將所述石墨電極下放至電爐出渣口中心線位置,在石墨電極與爐蓋平齊處畫上標記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電爐石墨電極優化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
在A、B、C三相電極孔中分別上線石墨電極。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電爐石墨電極優化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S1中,上線的石墨電極直徑61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電爐石墨電極優化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2中,
測量每次冶煉結束后標記線至下方1米處的區間的石墨電極形狀,并計算標記線至下方1米處的區間的石墨電極直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電爐石墨電極優化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還包括:
在步驟S3中,下線石墨電極后,將備用石墨電極安裝在下線的電極孔中;
在步驟S4中,下線的石墨電極重新上線使用在其他空閑的電極孔中。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電爐石墨電極優化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4中,下線的石墨電極等待冷卻后,從石墨電極直徑達到預警值的部分中,選擇直徑最小的位置,進行截斷。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電爐石墨電極優化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設定所述預警值范圍為350mm~380m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電爐石墨電極優化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次多次冶煉時,冶煉10爐;
在第二次多次冶煉時,冶煉5爐。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
聲明:
“碳化電爐石墨電極優化使用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