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除氟濾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
1)反應釜中加入水后,依次將過篩的氫氧化鈣或氧化鈣,與碳酸氫銨加入到水中,充分攪拌機制成糊狀液;
2)向反應釜中的糊狀液分別加磷酸、加堿,并加入界面反應催化劑同時攪拌,以酸堿反應法制備羥基磷灰石;調節磷酸與堿的滴加速度保證反應釜內料液pH不低于9.0,并使得酸堿同時加完,然后繼續攪拌反應1~3h;
所述的界面反應催化劑包括聚丙烯酸鈉和氯化鋁,其中聚丙烯酸鈉:氯化鋁:氫氧化鈣的質量比為(0.005~0.010):(0.05~0.10):1;
3)反應完成后排出反應產物,對其壓濾脫水,并用水洗滌至出水中性;得到含水量50~
75%的羥基磷灰石;
4)將所制備的羥基磷灰石與凹凸棒土粉攪拌混勻,以成球機制成粒徑2~5mm的羥基磷灰石球;
5)將制得的羥基磷灰石球放入燒結爐,在300~400℃下燒結1.5~2h,取出放冷;
6)將燒結后的羥基磷灰石球放入正電荷分子溶液中,浸泡20~60min,撈出瀝干,制得荷電性的除氟濾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氟濾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鈣與碳酸氫銨的質量比為55~65:1;
用氧化鈣替代氫氧化鈣時,氧化鈣與氫氧化鈣的摩爾量相同;
所述磷酸為體積濃度30%的磷酸,加酸流量為0.8~1.0L/h;
所述的堿為質量濃度30%的NaOH或25%的氨水。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除氟濾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酸流量0.8~1.0L/h;酸、堿連續滴加1.5h。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氟濾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反應催化劑中聚丙烯酸鈉的分子量為2500~280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氟濾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電荷分子溶液包括
0.05~0.35mol/L的Al2(SO4)3、0.8~1mol/L的NaOH和0.8~1mol/L的MgCl2。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氟濾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濾脫水是采用板框壓濾機對反應釜排出的反應產物進行壓濾脫水;以多套反應釜配合板框壓濾機進行羥基磷灰石的連續化制備;
羥基磷灰石用水洗滌至出水中性后用機械破碎機壓碎,然后再與凹凸棒土粉攪拌混勻,用圓鍋造粒機進行成球造粒。
7.如權利要求1或6所
聲明:
“除氟濾料的制備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