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3 日,深圳市寶鷹建設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收到風電項目批復,涉及莒南沂唐 135MW、莒南唐能 85MW 和臨港唐能 55MW 三個分散式風電項目,總儲能規模達 192.5MWh。項目分別由莒南沂唐新能源有限公司和莒南唐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建設,總投資超 20 億元,資金來源均為企業自籌。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提升區域清潔能源供應能力,助力碳減排目標實現。
2025 年第一季度,遠東電池針對海外市場戶用儲能需求回暖,升級 PowerX 系列戶用儲能解決方案。產品涵蓋 Power 3 PLUS、PowerW5/W10、Power S5 及便攜式移動電源,具備高效、安全、智能、易安裝等特點,通過多項國際認證,服務網絡覆蓋 30 余個國家和地區。遠東電池持續深化全鏈路研發能力,聚焦多元應用場景,助力全球用戶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引領家庭智慧能源管理新趨勢。
攀鋼集團攀枝花鈦材有限公司(鈦材公司)宣布,其3.5萬噸海綿鈦擴能項目已經連續六個月實現達產,并在過去三個月內技術經濟指標全面達標。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標志著攀鋼在打造全球最大海綿鈦單體生產基地的道路上取得了關鍵性進展,進一步提升了高端鈦金屬產業鏈的自主可控能力。
這條生產線的年產能達到了吉瓦時(GWh)級別,其生產效率和產品良品率均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通過優化涂布精度和裝配自動化程度,該生產線的電芯良品率已經提升至98%以上。與鋰離子電池相比,鈉離子電池在低溫性能和快充效率方面表現出更為優異的特點,使其更適合應用于儲能領域。
智己汽車宣布其最新車型將搭載準900V超快充固態電池,這一消息標志著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技術革命性突破。固態電池采用固態電解質,通過超高鎳正極材料和硅碳摻雜負極設計,實現了能量密度的顯著提升,同時也對導電劑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隨著銅價不斷攀升至歷史新高,每磅達到5.1125美元,美國礦業巨頭Freeport-McMoRan在亞利桑那州的莫倫西礦區啟動了一項革命性的技術——硫化物浸出工藝。這項技術的目標是從堆積如山的廢石堆中提取出近1000萬噸低品位銅,這些廢石過去被認為是沒有
三星計劃在2026年至2027年間,將能量密度達到400Wh/L的全固態電池應用于TWS耳機(Galaxy Buds)和智能手表(Galaxy Watch)。這一策略不僅展現了三星對全固態電池技術的信心,也體現了其逐步擴大市場應用的決心。
近日,溫州大學與燕山大學組成的聯合科研團隊在《自然·通訊》上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成功將鈮鎢氧化物(NbWO)基鋰電池的充電速度提升至驚人的80倍率,即在45秒內可充入理論容量的68.5%。同時,該電池還展現出了優異的能量密度與循環穩定性。
中國工程院院士、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技術專家組組長毛景文強調,南嶺地區作為我國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及稀土資源的重要產地,具有巨大的找礦潛力。他呼吁各方應積極履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與保障礦產資源安全的使命,加快增儲上產,提升資源控制能力,
據悉,該條例共分為八個章節,內容涵蓋了總則、礦業權管理、礦產資源勘查與開采、礦區生態恢復與治理、礦產資源儲備與應急響應、監督管理、法律責任以及附則等多個方面。這不僅為貴州省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也進一步規范了礦產資源的勘查、開采、生態修復等關鍵環節。
聊城市政府還與省地礦局、省煤田地質局等單位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成立了多個研究機構,如“山東省地礦局聊城市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咨詢研究院”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聊城研究院”。此外,聊城市還獲批建設了“聊城市地熱能技術創新中心”,為地熱資源的勘查和開發提供了更加專業的技術支撐。
近日,格科微、星宸科技等六家上市公司共同參與投資上海華科致芯創業投資合伙企業。華科致芯專注于半導體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本輪募集后認繳出資總額達3.09億元。各公司出資金額不等,格科微出資最多。上市公司參與此次投資,一方面看中其與主營業務的協同性,希望通過投資開拓客戶資源、深化布局;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具備較強出資能力與產業資源優勢,可為基金賦能,同時降低投資風險。
麥克賽爾在固態電池領域已取得顯著進展,成功開發出圓柱形全固態電池,并計劃最早于2026年開始量產用于工業設備的全固態電池。這一舉措不僅展現了麥克賽爾在新能源技術領域的深厚底蘊,也為其在全球電池市場的競爭中注入了新的活力。
該項目計劃于2025年12月建成投產,投產后將具備年處理4萬噸退役電池的能力。這一規模龐大的處理能力,將極大地促進廢舊鋰電池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同時,該項目預計年產值將達到10億元,為當地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據悉,早在去年12月,通用汽車便與LGES達成了一項初步協議,擬將其在密歇根州蘭辛即將建成的Ultium Cells電池廠的股份出售給LGES。該交易預計將于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完成,屆時LGES將全資擁有這座工廠。
該基地建設項目分為兩期進行。首期投資5億元,將主要用于建設智能化沖壓車間、引進全自動精密模具生產設備,并成立與知名高校合作的研發中心。這些設施與設備的投入,將大幅提升偉盈精密的生產能力和研發實力。投產后,預計可形成年產汽車精密零部件10億件、高端精密模具500套的產能。
在此之前,寧德時代與中國石化已在多個領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包括綜合能源站的建設運營、儲能業務、能源產品和新材料的研發以及科技創新等。此次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場地資源、能源基建以及電池技術和換電系統研發等方面的優勢,共同推動換電站的建設與運營。
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在2024年12月申請了一項名為“一種用于海洋的光伏組件”的專利。該光伏組件包括層壓件、固定框和接線盒,具備耐高溫高濕、耐鹽霧腐蝕、抗海浪沖擊的特點,適合在海上穩定運行。公司成立于2003年,位于常州市,主要從事電子設備制造業,注冊資本超21億,擁有眾多商標、專利和行政許可,還參與了大量招投標項目。
在2025年1月25日首次披露《2024年年度業績預告》時,棒杰股份已經考慮了揚州棒杰的長期資產減值問題。然而,隨著年度審計工作的深入,公司發現光伏行業的復蘇增長并未達到預期,同時揚州棒杰的經營狀況也進一步惡化,甚至從2025年3月起開始臨時停產。
天齊鋰業在固態電池領域積極布局。4月1日,公司表示高度關注固態電池技術進展,并在關鍵材料上取得突破。其已完成硫化鋰產業化籌備,形成先進工藝數據包,具備快速產業化能力,有助于解決全固態電池原材料難題。同時,公司在金屬鋰材料方面也有進展,重慶銅梁基地現有600噸/年產能,并推進1000噸金屬鋰項目建設。未來,天齊鋰業將繼續挖掘新能源價值鏈戰略布局機遇,聚焦電動汽車及儲能應用領域,推動鋰在新型電池中的發展。
楚能新能源于3月28日發布了第四代儲能專用大容量472Ah電池,其循環壽命可達15000次,高溫下性能穩定,適用于多種場景。該電池借助現有產能和供應鏈,預計4月25日全球送樣,6月30日全面量產交付,年產能超80GWh,顯示出強大的交付能力和對市場前景的信心。當前,儲能電池容量不斷提升,從280Ah到314Ah,再到350Ah+,甚至更高,成為主流趨勢。這背后是降本增效需求、長時儲能需求以及技術突破等因素的推動。同時,電池壽命和安全性也在提升,系統集成能力愈發重要。
在規劃管理方面,辦法要求市發展改革部門會同相關部門編制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明確風電、光伏發電發展的總體目標和重大項目布局,組織開展資源普查,評估各區技術可開發量。同時,區人民政府需因地制宜,合理開發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形成項目儲備,明確發展目標、選址和開發時序。
2025年4月2日,南京愛德印刷有限公司2.15MWh儲能項目成功并網,標志著該公司在綠色能源轉型道路上邁出堅實一步。項目采用多項先進儲能技術,包括EMS能量管理系統、BMS電池管理系統和PCS儲能變流器技術,提升電能質量和應急保電能力。項目不僅優化能源結構,降低碳排放,還通過削峰填谷降低用電成本。南京滕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雙方合作推動儲能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為南京市乃至江蘇省的儲能項目發展提供示范。
近日,中國能建黑龍江省電力設計院與氫藍時代簽署黑龍江大慶市晨龍氫電項目40MW燃料電池采購合同,標志著國內最大氫能發電項目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此前,氫藍時代于2月22日中標該項目,金額3.7億元。該項目是全球最大規模氫燃料電池調峰發電項目,也是國內最大規模氫能調峰發電項目,由黑龍江省和大慶市政府重點培育,中國能建黑龍江院負責EPC總包。項目利用大慶油田化工集團的工業副產氫,通過氫藍時代高穩定性兆瓦級燃料電池發電系統向電網供電,年發電小時數可達7000小時,年減排二氧化碳2.3萬噸。
海天水務集團股份公司計劃在2024年底前,通過其新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四川海天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天光伏”),以現金支付方式,全面收購賀利氏光伏銀漿事業部的核心資產。這些資產涵蓋了賀利氏光伏(上海)有限公司的100%股權、賀利氏(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對賀利氏光伏(上海)有限公司的債權、賀利氏光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100%股權,以及Heraeus Photovoltaics Singapore Pte. Ltd.的100%股權。
依必安派特推出的新一代潔凈室FFU用RadiPac金屬離心風機,專為滿足潔凈室過濾設備的更高需求而設計。該風機覆蓋更廣泛工作點,提供400mm與280mm兩種尺寸,適配不同FFU設備需求。創新空氣動力學葉片設計使出風均勻,氣流平穩,顯著降低空氣損失和噪音。性能強勁,效率提升6.6%,獨特焊接工藝使葉輪堅固耐用,振動小,保障FFU使用壽命。廣泛應用于電子、生物制藥、面板制造、新能源等行業,助力構建理想生產環境。
2025年3月29日,山東蓬萊公司101MW/205MWh復合儲能電站一次并網成功,標志著我國首個集成四種新型儲能技術的復合型智慧儲能示范項目正式成功應用。該項目作為國家能源局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開創了“磷酸鐵鋰+鈉離子+全釩液流+飛輪”四維儲能技術深度融合的先河。項目攻克了多項核心技術壁壘,成功研制新一代314Ah磷酸鐵鋰電芯、180Ah鈉離子電池、50kW級全釩液流電堆和全球單體最大4MW磁懸浮飛輪裝置。這一創新范式為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提供了行業標桿,對我國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郴電新能源還將通過其控股子公司湖南郴宜新能源有限公司(郴宜新能源),在宜章縣實施多個分布式光伏項目。首批項目將涵蓋黃沙市場、東風市場等多個鄉鎮市場,總面積約30011平方米,裝機容量為5312.16kWp,總投資為1892.01萬元。
機器人領域正迎來氫能技術的突破。新工綠氫的“天力一號”氫能背包,憑借其安全、可靠、持續補能的特點,解決了傳統機器人續航短、充電慢的問題,為機器人拓寬了作業范圍和時間。它不僅在礦山、戶外救援、工業巡檢等場景發揮重要作用,還為無人機、移動基站等萬億級市場提供了新的動力解決方案。隨著氫能技術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逐漸深化,其市場規模和商業潛力不斷釋放,有望推動機器人續航能力的革命性跨越,并助力全球能源轉型,開啟綠色未來的新篇章。
安思卓制氫加氫一體機是一種利用新能源的設備,具備離網現場制氫、加氫功能。它集水處理、電解槽、壓縮機、儲罐和加氫槍于一體,擁有35/70MPa的加氫能力,全生命周期成本低,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其優勢在于通電通水就能“一鍵啟?!?,安全方便,還可定制化服務。生產的綠氫能滿足多輛氫燃料汽車加氫需求,加氫僅需6分鐘,續航超600公里。該設備通過美國薩瓦納河國家實驗室檢測認證,對推動氫能產業發展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