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政府還與省地礦局、省煤田地質局等單位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成立了多個研究機構,如“山東省地礦局聊城市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咨詢研究院”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聊城研究院”。此外,聊城市還獲批建設了“聊城市地熱能技術創新中心”,為地熱資源的勘查和開發提供了更加專業的技術支撐。
近日,格科微、星宸科技等六家上市公司共同參與投資上海華科致芯創業投資合伙企業。華科致芯專注于半導體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本輪募集后認繳出資總額達3.09億元。各公司出資金額不等,格科微出資最多。上市公司參與此次投資,一方面看中其與主營業務的協同性,希望通過投資開拓客戶資源、深化布局;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具備較強出資能力與產業資源優勢,可為基金賦能,同時降低投資風險。
麥克賽爾在固態電池領域已取得顯著進展,成功開發出圓柱形全固態電池,并計劃最早于2026年開始量產用于工業設備的全固態電池。這一舉措不僅展現了麥克賽爾在新能源技術領域的深厚底蘊,也為其在全球電池市場的競爭中注入了新的活力。
該項目計劃于2025年12月建成投產,投產后將具備年處理4萬噸退役電池的能力。這一規模龐大的處理能力,將極大地促進廢舊鋰電池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同時,該項目預計年產值將達到10億元,為當地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據悉,早在去年12月,通用汽車便與LGES達成了一項初步協議,擬將其在密歇根州蘭辛即將建成的Ultium Cells電池廠的股份出售給LGES。該交易預計將于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完成,屆時LGES將全資擁有這座工廠。
該基地建設項目分為兩期進行。首期投資5億元,將主要用于建設智能化沖壓車間、引進全自動精密模具生產設備,并成立與知名高校合作的研發中心。這些設施與設備的投入,將大幅提升偉盈精密的生產能力和研發實力。投產后,預計可形成年產汽車精密零部件10億件、高端精密模具500套的產能。
在此之前,寧德時代與中國石化已在多個領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包括綜合能源站的建設運營、儲能業務、能源產品和新材料的研發以及科技創新等。此次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場地資源、能源基建以及電池技術和換電系統研發等方面的優勢,共同推動換電站的建設與運營。
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在2024年12月申請了一項名為“一種用于海洋的光伏組件”的專利。該光伏組件包括層壓件、固定框和接線盒,具備耐高溫高濕、耐鹽霧腐蝕、抗海浪沖擊的特點,適合在海上穩定運行。公司成立于2003年,位于常州市,主要從事電子設備制造業,注冊資本超21億,擁有眾多商標、專利和行政許可,還參與了大量招投標項目。
在2025年1月25日首次披露《2024年年度業績預告》時,棒杰股份已經考慮了揚州棒杰的長期資產減值問題。然而,隨著年度審計工作的深入,公司發現光伏行業的復蘇增長并未達到預期,同時揚州棒杰的經營狀況也進一步惡化,甚至從2025年3月起開始臨時停產。
天齊鋰業在固態電池領域積極布局。4月1日,公司表示高度關注固態電池技術進展,并在關鍵材料上取得突破。其已完成硫化鋰產業化籌備,形成先進工藝數據包,具備快速產業化能力,有助于解決全固態電池原材料難題。同時,公司在金屬鋰材料方面也有進展,重慶銅梁基地現有600噸/年產能,并推進1000噸金屬鋰項目建設。未來,天齊鋰業將繼續挖掘新能源價值鏈戰略布局機遇,聚焦電動汽車及儲能應用領域,推動鋰在新型電池中的發展。
楚能新能源于3月28日發布了第四代儲能專用大容量472Ah電池,其循環壽命可達15000次,高溫下性能穩定,適用于多種場景。該電池借助現有產能和供應鏈,預計4月25日全球送樣,6月30日全面量產交付,年產能超80GWh,顯示出強大的交付能力和對市場前景的信心。當前,儲能電池容量不斷提升,從280Ah到314Ah,再到350Ah+,甚至更高,成為主流趨勢。這背后是降本增效需求、長時儲能需求以及技術突破等因素的推動。同時,電池壽命和安全性也在提升,系統集成能力愈發重要。
在規劃管理方面,辦法要求市發展改革部門會同相關部門編制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明確風電、光伏發電發展的總體目標和重大項目布局,組織開展資源普查,評估各區技術可開發量。同時,區人民政府需因地制宜,合理開發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形成項目儲備,明確發展目標、選址和開發時序。
2025年4月2日,南京愛德印刷有限公司2.15MWh儲能項目成功并網,標志著該公司在綠色能源轉型道路上邁出堅實一步。項目采用多項先進儲能技術,包括EMS能量管理系統、BMS電池管理系統和PCS儲能變流器技術,提升電能質量和應急保電能力。項目不僅優化能源結構,降低碳排放,還通過削峰填谷降低用電成本。南京滕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雙方合作推動儲能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為南京市乃至江蘇省的儲能項目發展提供示范。
近日,中國能建黑龍江省電力設計院與氫藍時代簽署黑龍江大慶市晨龍氫電項目40MW燃料電池采購合同,標志著國內最大氫能發電項目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此前,氫藍時代于2月22日中標該項目,金額3.7億元。該項目是全球最大規模氫燃料電池調峰發電項目,也是國內最大規模氫能調峰發電項目,由黑龍江省和大慶市政府重點培育,中國能建黑龍江院負責EPC總包。項目利用大慶油田化工集團的工業副產氫,通過氫藍時代高穩定性兆瓦級燃料電池發電系統向電網供電,年發電小時數可達7000小時,年減排二氧化碳2.3萬噸。
海天水務集團股份公司計劃在2024年底前,通過其新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四川海天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天光伏”),以現金支付方式,全面收購賀利氏光伏銀漿事業部的核心資產。這些資產涵蓋了賀利氏光伏(上海)有限公司的100%股權、賀利氏(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對賀利氏光伏(上海)有限公司的債權、賀利氏光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100%股權,以及Heraeus Photovoltaics Singapore Pte. Ltd.的100%股權。
依必安派特推出的新一代潔凈室FFU用RadiPac金屬離心風機,專為滿足潔凈室過濾設備的更高需求而設計。該風機覆蓋更廣泛工作點,提供400mm與280mm兩種尺寸,適配不同FFU設備需求。創新空氣動力學葉片設計使出風均勻,氣流平穩,顯著降低空氣損失和噪音。性能強勁,效率提升6.6%,獨特焊接工藝使葉輪堅固耐用,振動小,保障FFU使用壽命。廣泛應用于電子、生物制藥、面板制造、新能源等行業,助力構建理想生產環境。
2025年3月29日,山東蓬萊公司101MW/205MWh復合儲能電站一次并網成功,標志著我國首個集成四種新型儲能技術的復合型智慧儲能示范項目正式成功應用。該項目作為國家能源局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開創了“磷酸鐵鋰+鈉離子+全釩液流+飛輪”四維儲能技術深度融合的先河。項目攻克了多項核心技術壁壘,成功研制新一代314Ah磷酸鐵鋰電芯、180Ah鈉離子電池、50kW級全釩液流電堆和全球單體最大4MW磁懸浮飛輪裝置。這一創新范式為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提供了行業標桿,對我國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郴電新能源還將通過其控股子公司湖南郴宜新能源有限公司(郴宜新能源),在宜章縣實施多個分布式光伏項目。首批項目將涵蓋黃沙市場、東風市場等多個鄉鎮市場,總面積約30011平方米,裝機容量為5312.16kWp,總投資為1892.01萬元。
機器人領域正迎來氫能技術的突破。新工綠氫的“天力一號”氫能背包,憑借其安全、可靠、持續補能的特點,解決了傳統機器人續航短、充電慢的問題,為機器人拓寬了作業范圍和時間。它不僅在礦山、戶外救援、工業巡檢等場景發揮重要作用,還為無人機、移動基站等萬億級市場提供了新的動力解決方案。隨著氫能技術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逐漸深化,其市場規模和商業潛力不斷釋放,有望推動機器人續航能力的革命性跨越,并助力全球能源轉型,開啟綠色未來的新篇章。
安思卓制氫加氫一體機是一種利用新能源的設備,具備離網現場制氫、加氫功能。它集水處理、電解槽、壓縮機、儲罐和加氫槍于一體,擁有35/70MPa的加氫能力,全生命周期成本低,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其優勢在于通電通水就能“一鍵啟?!?,安全方便,還可定制化服務。生產的綠氫能滿足多輛氫燃料汽車加氫需求,加氫僅需6分鐘,續航超600公里。該設備通過美國薩瓦納河國家實驗室檢測認證,對推動氫能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江蘇鹽城大豐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建設光伏組件項目。目前,公司已有6GW產能,包含1#和2#組件車間,共16條生產線。為滿足市場需求,公司擬購置和改造設備約276臺套,更換部分生產線的電池片規格及設備,以提升產能。項目建成后,可新增5.2GW產能,全廠產能將從6GW/a提升至11.2GW/a。
最近,三晶電氣接待了荷蘭合作伙伴Bliq和Libra Energy代表團。Bliq研發家用電池智能管理系統,Libra Energy是歐洲可持續能源領軍企業,二者攜手升級家庭智慧儲能解決方案。參觀中,三晶電氣的儲能產品實力獲認可。三方圍繞荷蘭能源市場展開深入交流,決定聚焦戶用和工商業光儲一體化,打造零碳儲能方案。未來,將以荷蘭為支點深化合作,推動新能源技術創新,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標,共同構建綠色智慧未來。
2025年4月,海安新來新能源100MW/200MWh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項目正在建設中。該項目占地31.5畝,投資5億元,預計4月初完成樁基施工,6月底并網運行。項目由中信泰富能源旗下海安新來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采用全球領先的液冷儲能技術,具備毫秒級響應速度。投運后,預計年調峰電量超1億千瓦時,減少電網負荷高峰缺口8萬千瓦,為江蘇電網頻率穩定作出重要貢獻。
2025年4月2日,金龍羽(002882.SZ)公告,孫公司金龍羽新能源(惠東)有限公司擬在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內投資建設固態電池關鍵材料量產線項目。計劃總投資額為12億元,其中建設投資8.7億元,流動資金3.3億元。孫公司已競拍取得相關土地使用權,投資額不包括土地出讓價款。此次投資標志著金龍羽在新能源領域的戰略布局進一步深化,展現了其對未來市場潛力的信心。
中鋁材料院自主研發的6B05鋁合金板材通過審核,成為國內首個汽車用鋁板自主牌號。這種合金行人保護性能優異,成分易于循環回收,有望替代傳統5182合金,廣泛應用于汽車發動機蓋內板。隨著國家標準對汽車行人保護要求的提升,6B05合金的出現恰逢其時。研發過程中,中鋁材料院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汽車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和高端鋁合金材料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3月31日,甘孜州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甘孜州氫能全產業鏈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8年)》征求意見稿。方案提出,到2028年,甘孜州氫能產業規模將不斷擴大,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全產業鏈技術取得進展,與可再生能源耦合發展,產業布局合理有序,應用推廣成效明顯,裝備制造各環節有效貫通,標準體系和管理機制更加健全,供應鏈和產業體系初步建成。同時,方案鼓勵開展離網制氫和氫儲能試點,支持發電企業利用富余電量制氫儲能,推動規?;统杀倦娊馑茪涔こ探ㄔO,深化氫能產業與可再生能源的協同發展。
最近發布的《中國圓柱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5年)》顯示,2024年全球18650型號圓柱鋰離子電池出貨量達59.0億顆,占總出貨量的46.1%。其中,中國企業億緯鋰能位列全球出貨量第一,橫店東磁、長虹三杰、海四達、比克電池也進入全球前十。此外,韓國三星SDI、LGES,日本Murata、松下等國際知名企業也在前十之列。
2025年4月2日,中國能建與重慶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聚焦碳達峰碳中和解決方案、能源電力、新型城鎮化、水利水電設施、鄉村振興、生態環境治理及一體化氫能、新型儲能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多形式合作。此次合作旨在推動重慶高質量發展,加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水平,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助力重慶可持續發展。
3月27日,國內首個分片式塔筒出口海外的風電項目從江蘇太倉港出發,8臺遠景能源智能風機將安裝在菲律賓奎松省的Alabat海島。菲律賓易受臺風影響,Alabat島地形復雜,但遠景能源憑借先進技術,采用分片式塔筒解決運輸難題,其風機還具備抗臺性能。此次合作是遠景能源助力菲律賓風電產業發展的體現,項目預計11月并網,將為當地提供清潔能源,推動可持續發展。
2025年4月1日,藏格礦業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回答了關于鋰鹽供需格局和碳酸鋰銷售策略的問題。展望2025年,公司認為需關注高成本產能出清,電動汽車智能化和儲能市場潛力巨大,固態電池、AI等技術革新將帶來新增長極。碳酸鋰銷售策略為滿產滿銷、隨產隨銷,價格偏低時放慢銷售節奏,折扣結合市場供需和期貨價格綜合考量。藏格礦業對鋰鹽長期供需格局持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