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6 日,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河北省先進制造業發展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提出推進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廢舊動力電池等新型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這一舉措旨在加強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推動工業節能節水和園區循環化改造,促進河北省先進制造業的綠色低碳發展。
2025 年 7 月 16 日,鋁土礦開發商 Canyon Resources 宣布,其位于喀麥隆 Makor 的內陸鐵路設施已開工建設。該設施是其旗艦項目 Minim Martap 鋁土礦項目的關鍵基礎設施,旨在支持鋁土礦的出口。
華自科技(300490.SZ)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宣布其子公司精實機電正在研發全固態電池高壓夾具(軟包)樣機,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可以完成產出。公司鋰電業務增長迅速,自去年12月以來新增訂單近十億元,主要客戶包括寧德、贛鋒、欣旺達、鵬輝等頭部鋰電廠商。華自科技還儲備了長沙、武漢兩地產能,以保障鋰電訂單的高效生產。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近日就《重慶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渝鏈智擎”行動計劃(2025—2027)》公開征求意見。計劃提出,到2027年,重慶將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力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營業收入達到7000億元,集聚相關零部件企業1000家,其中汽車電子零部件企業500家。該計劃將通過夯實基礎設施建設、人工智能及汽車軟件、車路云一體化建設、物流出口服務、檢測維保電池回收服務等5大支撐,形成“1000+500+5”的全新產業鏈體系,為重慶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提供有力支撐。
2025 年 7 月 17 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了規范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情況的匯報。會議強調,要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規范產業競爭秩序,加強成本調查和價格監測,強化產品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健全規范競爭的長效機制,引導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和提升質量增強競爭力。
近期,由上緯新材、金風科技、中材葉片聯合開發的國內首套直徑220米+可回收葉片風機正式運抵吉林通化風電場并完成吊裝。這不僅是我國風電行業在葉片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更為風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該項目采用上緯新材自主研發的EzCiclo可回收樹脂,結合金風科技的模塊化量場定制機組和中材葉片的先進制造工藝,四方攜手構建了完整的閉環體系,為風電葉片的綠色回收和再利用提供了可行路徑。
近日,由新疆電建承建的國電投哈密北100萬千瓦風儲一體化項目完成全部風機基礎澆筑。該項目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巴里坤縣東北部117千米處,涵蓋風電場道路鋪設、風機基礎與箱變基礎施工、安裝及集電線路調試等工作。項目建成后,每年可新增綠電24億千瓦時,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將為地方可持續發展提供綠色動力。
2025 年 7 月,由上緯新材、金風科技、中材葉片聯合開發的國內首套直徑 220 米 + 可回收葉片風機在吉林通化風電場完成吊裝。這標志著我國風電行業在葉片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該項目采用上緯新材自主研發的 EzCiclo 可回收樹脂,結合金風科技的模塊化量場定制機組和中材葉片的先進制造工藝,構建了從材料到應用的完整閉環體系。
2025 年 7 月 16 日晚間,亨鑫科技發布公告稱,集團擬于中國山東省濱州市投資建設的 800MW/1600MWh 電網側獨立儲能項目,已成功入選山東省能源局發布的 2025 年度新型儲能入庫項目公示名單。該項目在本批次入選項目中單體規模最大,標志著亨鑫科技在新型儲能領域的戰略布局取得重要突破。
2025 年 7 月 15 日凌晨,由東方旭能(山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擔任 PC 總承包的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潤湖新能源 50MW/100MWh 儲能電站項目成功并網。該項目不僅標志著淮安市在新能源基建領域取得重大成果,也體現了東方旭能在推動區域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該儲能電站采用先進的非步入式液冷磷酸鐵鋰儲能技術,配置 12 臺 5MW PCS 升壓一體機和 24 套 5.015MWh 儲能電池艙,為江蘇省域的調節性電源提供重要支持。
日前,可再生能源開發商Atmos Renewables公司宣布,其在西澳大利亞州部署的Merredin電池儲能系統(BESS)已完成融資。該項目規模為100MW/400MWh,預計將于2027年投入運營,將成為Atmos Renewables公司在西澳大利亞州的第一個電池儲能系統。
2025 年 7 月,大唐湖北 50MW/100MWh 鈉離子新型儲能電站科技創新示范項目在武漢成功通過驗收。該項目于 2024 年 6 月在熊口管理區建成投運,實現了鈉離子新型儲能技術的全球首次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項目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和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均實現 100% 國產化,有力地擺脫了國外技術的掣肘。該項目不僅在推動能源綠色轉型和保障電網穩定運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還獲得了多項國家級榮譽。
2025 年 7 月,韓系電池三巨頭 LG 新能源、三星 SDI 和 SK On 在磷酸鐵鋰電池(LFP)領域的布局加速推進。SK On 最新宣布與韓國電池材料制造商 L&F 簽署諒解備忘錄,計劃在北美市場供應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此前,LG 新能源和三星 SDI 已經在北美布局磷酸鐵鋰電池產能。三巨頭的集體行動標志著磷酸鐵鋰電池在北美儲能系統市場的競爭進入新階段。
2025 年 7 月 15 日,廣汽集團在英國倫敦舉行簽約儀式,宣布與安利捷簽署合資協議,正式進入英國市場。此次合作標志著廣汽在歐洲市場的戰略布局進一步深化。根據計劃,廣汽的兩款全球戰略車型 AION V 和 AION UT 將率先導入英國市場,并于 2026 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開啟交付。
2025 年 7 月 16 日,河北永年區公示了 2025 年第三季度屋頂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信息。數據顯示,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永年區已并網分布式光伏容量達到 124873.554 兆瓦(124.87 吉瓦),區域預警等級為黃色。這一數據反映了永年區在分布式光伏開發方面的巨大潛力和當前的開發進度,為后續項目的規劃和實施提供了重要參考。
2025 年 7 月 16 日,由廈門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山東高光新能源和山東省太陽能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做時間的朋友”山東工商業儲能城市專場在濟南隆重舉行。會議聚焦“雙碳”目標與電力市場化改革浪潮下,山東工商業儲能如何實現從“政策驅動”到“價值創造”的可持續躍升。與會嘉賓分享了政策解讀、技術方案、商業模式創新等多方面的深度洞察,共同探討山東工商業儲能的發展路徑。
7月16日(周三),在印度尼西亞議會舉行的行業聽證會上,全球礦業巨頭自由港集團(Freeport-McMoRan)旗下印尼分公司(Freeport Indonesia)正式披露了2025年銅精礦生產及出口計劃。根據企業提交的官方文件,該公司預計2025年銅精礦總產量將達296.4萬噸,其中計劃出口量定為145萬噸,這一數據較此前市場預期出現明顯調整。
近日,永春青元金屬廢鋁再生循環綜合利用生產項目在下洋新材料產業集中區順利建成投產。作為泉州市重點推進的產業項目,該項目猶如一顆被精心培育的產業明珠,在廢舊金屬資源再生領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為區域循環經濟注入全新動能。
7月14日,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正式對外發布公告,就云南宏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192.86萬噸電解鋁建設項目B系列一段產能置換方案的執行情況予以確認。這一公告標志著該項目在產能置換與建設推進上取得了關鍵進展,其中B系列一段已實現16萬噸產能的順利落地。
自山西秦晉有色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能達20萬噸的鋁壓延加工項目今年正式投產以來,企業便以高昂的斗志和高效的執行力,不斷加快生產步伐,全力挖掘并釋放產能潛力。目前,該項目月產量已穩定突破1.2萬噸,生產出一批批品質卓越的鋁制品,為河津市鋁產業的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新動力。
近日,青海輝源綠鋁新材料有限公司迎來重要時刻——其一期規劃的9萬噸鋁箔項目中,續建的4條鑄軋線正式舉行立牌坊儀式。這一儀式不僅象征著公司年產9萬噸鑄軋項目的主體結構順利落成,更標志著整個項目已全面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公司董事長劉迎輝親臨現場,共同見證了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
7月14日,青海省環境工程技術評估中心牽頭組織召開了“青海省投橋頭鋁電600kA綠電鋁50萬噸產能置換轉型升級技改項目”(以下簡稱“橋鋁50萬噸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技術評審會議。此次會議匯聚了國內電解鋁、環境保護等領域的9位資深專家,他們共同組成了權威評審小組,對項目環評報告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評估。
具體來看,Amrun礦區持續展現出強勁的生產能力,其實際產量已超越設計產能,隨著安全生產系統(SPS)的日益成熟,礦區的整體利用率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Gove礦區也傳來喜訊,得益于設備可靠性和可用性的顯著改善,該礦區的鋁土礦產量同樣實現了穩步增長。
安徽先合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對外披露,公司正積極籌備建設一座大型高端鋁合金深加工生產基地,項目規劃年產能達20萬噸,涵蓋鋁合金及不銹鋼材料兩大核心領域。目前,該項目已進入環境影響評價首次公示環節,標志著這一戰略投資項目正式啟動前期籌備工作。
洮南風電耦合生物質綠色甲醇示范項目首批綠色甲醇成功下線。項目由上海電氣投建,氫器時代提供8000Nm3/h堿性+200Nm3/h PEM電解水制氫系統,以“基荷+調峰”智能協同,實現綠電全消納。三套Bristack?系列電解槽集中示范,能耗、電流密度行業領先,并獲國際認證。該“多技術耦合+智能協同”模式已被納入吉林省“氫動吉林”戰略,為大規模風光制氫提供可復制范本。
7月15日,東方旭能PC總承包的淮安洪澤50MW/100MWh儲能電站并網投運,填補區域大型儲能空白。項目利用老廠址,占地集約;采用液冷磷酸鐵鋰方案,12臺5MW PCS與24套5MWh電池艙協同,運行高效穩定。面對工期緊、酷暑梅雨及設備緊張等難題,東方旭能科學統籌,百日內完成建設。電站投運后,將緩解淮安220kV及省500kV斷面壓力,為江蘇電網調峰和洪澤綠色低碳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7月6日,陜建鐵建公司承建的紅寺堡110MW/220MWh共享儲能項目首臺27噸儲能升壓變流一體機順利吊裝就位,標志設備安裝全面啟動。項目總投資1.46億元,采用22套5MW/10MWh構網型儲能單元,分三區布置,具備3倍10秒過載能力。建成后可顯著提升電網調峰與頻率調節能力,解決短時功率失衡,保障100萬千瓦光伏一期并網安全,為寧夏新能源基地運行奠定基礎。
蜀香儲能電站7月在彭州市永定橋并網,是四川省首批新型儲能示范項目,也是成都市首批100MW/200MWh電網側儲能重點工程。項目占地28畝,建20個獨立儲能單元、479個電池柜,配套新建110kV升壓站,通過220kV永定橋變電站接入電網。運營后年供清潔電力5800萬度,可滿足2.8萬戶家庭用電,年減標煤1.8萬噸、二氧化碳5.6萬噸。
7月16日,鵬輝力赫在黃石市下陸區啟動210MW/400.5MWh儲能電站EPC招標,合同額6億元,單價約1.5元/Wh。項目一次規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即建成含磷酸鐵鋰與飛輪混合儲能的210MW/400.5MWh電站,總投資6億元,可提供電網調峰調頻、容量租賃及工商業儲能售電服務,年放電量2.8億千瓦時。招標接受最多兩家單位聯合體,牽頭須為施工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