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布哈拉風電項目巴什風場500MW風機完成168小時可靠性運行,79臺風機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提前達成合同工期目標,各項指標優良。這是繼項目實現1GW全容量并網發電、158臺風機分組168小時可靠性運行后又一重要里程碑。下一步,項目部將嚴格貫徹安全生產要求,錨定工作目標,推進尾工進度,確保按期完成項目移交。該項目位于烏茲別克斯坦克孜勒庫姆沙漠南部,包括巴什和贊克爾迪兩個500MW風電場,是中亞單體最大風電項目。
在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國家能源集團寧夏電力的“‘鋰電+超級電容’混合式儲能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工程”項目成功投入運行。該項目是國內首個混合構網儲能示范工程,通過集成鋰電池、超級電容等多種儲能技術,發揮各儲能技術優勢,實現協同增效。研發團隊攻克了構網型儲能技術難題,提出新型控制策略,確保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項目不僅提升了電網穩定性,還為新型儲能的規?;瘧锰峁┝藙撔陆鉀Q方案,推動了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晶科能源為恒源新能交付的N型TOPCon高效雙面組件,助力張北500MW和沽源240MW光伏項目成功并網。這兩個項目是京津冀“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工程的核心,深度融合光伏發電、智能電網與算力需求,為數據中心集群提供穩定清潔電力,形成良性循環。張北項目年發電量達8億度,滿足數據中心高能耗需求,還帶動農牧業創收,并規劃儲能項目增強電網穩定性。沽源項目憑借晶科組件優勢,年發電量覆蓋數據中心及周邊產業需求,成為綠色能源網絡重要節點。
3月26日,國能保定蠡縣100兆瓦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成功。該項目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蠡縣,總裝機容量100兆瓦,采用單機容量6.25兆瓦的先進機組,年發電量預計達20961.69萬kWh。自2024年8月開工,歷時7個月,實際施工6個月,克服了缺乏混塔施工經驗、復雜氣候和地質等困難,如期完成建設任務。建設期間,項目團隊推行綠色施工,優化風機布局,采用地埋集電線路等方式,最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
通遼市發布《優化營商環境鞏固提升年行動方案》,聚焦多領域優化營商環境。方案提出開展“供電+能效”服務,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加快創新平臺建設,實現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零突破,組建創新聯合體;推進專利預審備案,助力企業創新發展。同時,圍繞七大主導產業制定專項支持方案,推動產業做大做強。在風電裝備制造產業方面,立足蒙東基地,提供全方位服務,完善產業鏈,吸引上下游企業聚集,培育退役風電裝備循環利用產業,提升產業鏈韌性。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Century Aluminum冶煉廠完成了鋁制鑄造設備的技術升級。升級由西門子主導,大幅減少停機時間,優化冷卻過程,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此次升級使每日加工能力增加30萬磅,降低了成本,鞏固了其行業領先地位。未來,公司將繼續創新,推動企業持續發展。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申請了一項名為“一種偏遠地區的分布式光伏優化方法、設備、介質及程序”的專利,公開號CN 119696061 A,申請于2024年12月。該專利涉及電網優化技術領域,通過獲取變壓器和連接線的承載數據、電壓數據等,確定分布式光伏的數量和配置,從而提升偏遠地區的光伏接納能力和利用率。廣東電網成立于2001年,位于廣州,注冊資本超66億,擁有眾多專利和行政許可,是一家在電力行業頗具規模和實力的企業。
五菱宏光MINI EV自2020年7月上市后銷量爆發,半年突破15萬輛,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還帶動了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攀升。長城歐拉也憑借勁爆銷量迅速出圈,2020年12月銷量同比暴增380.4%。磷酸鐵鋰電池因成本優勢和能量密度提升,市場競爭力增強,裝機量大幅增長,電池生產商滿線生產。未來,磷酸鐵鋰電池有望在全球市場持續增長。
科達制造延續了其一貫的高比例分紅政策。公司計劃每10股分紅2元(含稅),現金分紅總額達到3.72億元,分紅比例高達36.92%。此外,公司還進行了股份回購,回購金額占本年度凈利潤的比例超過61.99%。
永茂泰一直以來都致力于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此次在蕪湖成立的新材料科技公司,無疑是其在新材料領域探索和實踐的又一重要成果。通過整合上下游資源,加強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該公司有望在新材料領域取得更加顯著的成就。
該項目總投資額高達40億元,規模宏大,計劃建設的化成箔生產線數量更是達到了140條。一旦全部達產,其年產化成箔的能力將達到驚人的4000萬平方米,同時,項目配套的發電設施年發電量也將達到15億千瓦時。
彩虹鋁業,作為華南地區鋁加工行業的佼佼者,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市場趨勢。近年來,公司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將重心轉向高附加值的工業鋁型材領域,并大力推進生產體系的智能化改造。
瑞浦蘭鈞(00666.hk)公布了其2024年財報,展現出強勁的業績增長。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公司收入達到177.96億元,同比增長29.44%,凈虧損也同比大幅收窄至約13.53億元。公司在鋰電池銷售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全年共銷售鋰電池產品43.71GWh,同比增長高達124.4%。同時,公司的鋰電池設計年產能也達到了74GWh。
江蘇眾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眾鈉能源)與中科致良新能源材料(浙江)有限公司(致良新材)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此次合作旨在將鋰電正極材料與硫酸鐵鈉(NFS)正極材料進行融合應用,共同推進鋰鈉融合新型電池體系的材料研發、電芯開發與市場驗證
今年一季度,儲能市場活躍度高,頭部電池企業加速產能布局。儲能招投標規模增長顯著,1-2月采招落地總規模超70GWh,但儲能系統價格持續走低。為應對需求,企業紛紛更新擴產計劃,如億緯鋰能募資加碼儲能和動力電池產能,寧德時代多地新增產能,贛鋒鋰電、遠景動力等也啟動新項目。在海外市場,欣旺達泰國工廠獲批,瑞浦蘭鈞印尼工廠規劃。憑借資金、技術等優勢,頭部企業加速布局,推動儲能市場集中度向頭部集中,機構預計2025年集成商集中度將超85%。
該項目將分階段實施,一期投資約10億元,占地約300畝,主要建設90萬噸高效復合肥生產裝置,并配套倉儲及輔助設施。二期投資則高達60億元,占地擴大至1200畝,將建設包括100萬噸/年合成氨、150萬噸/年尿素在內的多項生產裝置,并配套燃煤蒸汽鍋爐及倉儲設施。
召回計劃編號為S2025M0049V,涉及召回的車輛包括2021年5月14日至2023年8月25日期間生產的2021-2023年款e-POWER軒逸汽車,共計34816輛;以及2021年9月25日至2023年10月20日期間生產的2021-2023年款超混電驅奇駿汽車,共計11240輛。
濰柴弗迪電池建設項目專注于打造50GWh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電芯及配套零部件的生產基地,采用弗迪電池有限公司最新研發的2.0設備及工藝,生產最新型號的刀片電池電芯。一期項目占地758畝,規劃有商用車、非道路、儲能等電芯生產線,以及制片、疊片、裝配、檢測等四大電芯生產工藝廠房和相關的生產配套設施,具備20GWh/年的電芯產能。
京都大學聯合豐田汽車等團隊在全固態氟化物離子電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發出新型電池,其正極單位體積容量是傳統鋰電的3倍,重量容量提升2倍以上,續航里程可達1200公里。該電池采用氮化銅正極材料,通過獨特反應大幅提高容量,且性能穩定。全固態設計消除漏液等風險,成本更低。不過,目前仍需攻克固態電解質開發和生產工藝優化等難題,目標是2035年前實現商用。
3月20日,北汽福田時代汽車在景德鎮工廠發布首款搭載半固態電池的商用車祥菱Q愛易科。這款商用車憑借1200公里續航、全生命周期質保等硬核性能,為商用車新能源轉型按下“加速鍵”。半固態電池技術能量密度提升,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有望推動新能源卡車市場爆發。祥菱Q的發布,標志著中國商用車行業從“油改電”邁向原生電動平臺的深度轉型,其長壽命、真安全、超快充等特性,以及車規級量子加密電控芯片和200萬公里臺架驗證電驅橋,構建起全場景可靠性的技術護城河。
廣西鋁業集團旗下兩家電解鋁企業近日獲得廣西首批碳足跡掛鉤貸款,總額達4500萬元。該貸款采用利率與碳排放掛鉤的創新機制,為企業節能改造提供資金支持。企業通過技術改造與綠電應用,持續降低生產環節的碳排放強度。
中鋁集團近期提出鋁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舉措,重點布局高端鋁合金材料研發與產業化應用。通過優化鋁土礦資源開發、推廣600kA超大型電解槽技術,以及深化人工智能在冶煉環節的應用,持續提升產業鏈競爭力。
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部副教授團隊經過3年多科研攻關,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氮化硼深紫外光電芯片。該芯片攻克了氮化硼材料摻雜難題,實現了發射波長低于300納米的深紫外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核心技術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這一成果對深紫外固態光源在殺菌消毒、紫外固化、光通信等領域應用意義重大,已在《先進科學》期刊發表。
在綠氫產業中,傳統堿性電解槽的運維效率是制約項目經濟性的關鍵因素。傳統電解槽因一體化結構,維修時需整體拆卸,且需返廠維修,導致停工時間長、成本高。而三一氫能的方形槽采用單元化設計和液壓緊固技術,可實現現場快速維修,維修效率大幅提升,年維護成本降低50%以上,全生命周期成本顯著優化。這種革新推動了堿性電解槽從“被迫應急”向“常規保養”轉變,為氫能裝備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江西銅業最新年報顯示,2024年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7.03%。報告期內,超高壓電纜擴建、銅箔一期等多個重點項目順利投產,哈薩克斯坦鎢礦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公司通過完善產業鏈布局,持續提升市場競爭力。
貴州正合輕合金科技公司投資建設的25萬噸再生金屬項目進入環評公示階段。該項目將形成年處理24.5萬噸再生鋁和5000噸再生銅的生產能力,配套建設熔煉爐、鑄造生產線等設施,推動西南地區再生金屬精深加工產業鏈發展。
大唐石城子100萬千瓦“光熱+光伏”一體化清潔能源示范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主廠房等多個重要區域正在進行混凝土澆筑。該項目位于天山東段的喀爾里克山南坡哈密盆地中心的荒漠戈壁灘,場地開闊且交通便利。項目包含90萬千瓦光伏和10萬千瓦光熱,還將新建兩座升壓站及外送線路。其中,10萬千瓦光熱項目的聚光集熱系統采用熔鹽線菲式技術,由西北電力設計院等聯合體承包,蘭州大成科技公司負責設備供應。
東方自控中標大唐西北電力試驗研究院的高壓變頻電源項目,該設備將用于大唐石城子100兆瓦光熱發電示范工程。石城子項目是“光熱+光伏”一體化清潔能源工程,總裝機1000兆瓦,投運后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百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每年可節約大量標準煤并顯著減排二氧化碳。東方自控針對光熱儲能的嚴苛工況,攻克多項技術難點,創新開發四大核心技術,其解決方案兼顧創新與實用性,降低維護成本。公司已為全球提供超10000臺套變頻設備,未來將繼續深耕變頻節能改造領域。
甘肅省安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能源集團敦煌“光熱+”項目,是國家新能源戰略重點工程,也是國內首批熔鹽儲熱技術示范工程。該項目采用模塊化設計,配備2臺熔鹽儲罐塔架及線性菲涅爾陣列,建成后可實現8小時儲能,總規模70萬千瓦,光熱發電10萬千瓦。自2月復工以來,項目部秉持實事求是原則,結合現場復雜條件優化施工方案,日均投入135人、4臺大型機械,以“毫米級”精度把控質量,3月底已完成汽輪機基礎澆筑等關鍵節點。
3月28日,國電投27萬千瓦風電項目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開工。該項目由新疆絲路泰元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施工,總投資9.5億元,裝機規模27萬千瓦。目前,前期手續和EPC招標已完成,預計2025年12月31日前完工。項目建成后,能為哈巴河縣提供清潔穩定的能源,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和綠色低碳發展。同時,哈巴河縣風能資源豐富,該項目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帶動就業,推動地方經濟繁榮,為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