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序批式廢水處理反應池。
背景技術:
2.傳統的污水處理方式多為連續式處理,需要用到沉淀池來進行固液分離,如果固液分離不徹底的話,則會導致出水帶絮,即出水中存在懸浮物。
3.并且,連續式的污水處理,如果廢液濃度過高,則需要的加藥量增大,然而,加藥泵調節加藥局限性大,故而處理效果上存在缺陷。
4.更者,連續式的污水處理方式,污水處理的停留時間控制難度大,容易導致反應不完全,處理效果差。
技術實現要素:
5.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序批式廢水處理反應池,在池體內通過多個指標把控,有效控制處理成本和處理效果,并且,相較于傳統連續式的處理方式,去除沉淀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序批式廢水處理反應池,包括反應池本體,反應池本體在中心位置上側設有攪拌機,反應池本體上還設有ph探頭、orp探頭和液位控制浮球開關,反應池本體側壁上側設有第一管路與進水泵連接,下側設有第二管路連接污泥壓濾機,反應池本體頂部還封閉連接有蓋體,蓋體上設有氣路管和多個加藥管。
7.其中,反應池本體為圓柱形中空槽體式結構,配合中心位置設置的攪拌機,攪拌時不會產生死角,減少沉淀物的聚集。
8.進一步地,加藥管至少設置為8個。
9.進一步地,任一加藥管均連接有隔膜泵和計量泵。
1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備以下優點:
11.本實用新型在池體內通過多個指標把控,有效控制處理成本和處理效果,并且,相較于傳統連續式的處理方式,去除沉淀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13.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14.實施例:
15.一種序批式廢水處理反應池,如圖1所示,包括反應池本體1,反應池本體1為圓柱形中空槽體式結構,為鋼制結構,其上設有防腐涂層。
16.反應池本體1在中心位置上側設有攪拌機2,配合反應池本體1為圓柱形中空槽體
式結構,攪拌時旋渦式的水流,契合圓周型中空槽體,有效的避免在反應池本體1內產生死角,減少沉淀物的聚集。
17.繼續參照附圖1,反應池本體1上還設有ph探頭3、orp探頭4和液位控制浮球開關5。
18.ph探頭3檢測反應池本體內處理污水的ph指標。
19.orp探頭4監測氧化還原電位,與設置的氧化還
聲明:
“序批式廢水處理反應池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