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過濾結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離心的過濾裝置。
背景技術:
2.實驗室對一些含有雜質的液體進行離心處理之前,需要對此液體先進行過濾以除去其中的雜質,而有的液體(比如一些組織消化液)具有一定的黏度,在進行過濾的過程中比較緩慢,導致此液體進行離心處理的效率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3.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離心的過濾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因液體的具有黏度使過濾效率低來導致離心處理的效率低的問題。
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用于離心的過濾裝置,包括兩離心管以及至少一個篩網,所述兩離心管管口相對布置且可拆卸連接來形成一個密封腔體,篩網依次間隔可拆卸固定布置在兩離心管內之間來將密封腔體分割成多個單獨的腔室。
5.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本用于離心的過濾裝置包括兩離心管和至少一個篩網,兩離心管和至少一個篩網來形成一個對待離心的液體同步進行離心和過濾的密封腔體,多個單獨的腔室來形成置液區、過濾區和接液區;具體是將待離心的液體加入至其中一個離心管內,然后將兩離心管和篩網裝配好;再將未添加待離心的液體的離心管放置到離心機上進行離心處理;因產生的離心力快加待離心的液體穿過篩網的速度,同時待離心的液體快速進行過濾后進入另一個離心管內完成離心工作,使過濾和離心同步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7.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8.圖2為圖1中a部的局部放大圖。
9.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離心管1、篩網2、連接套3、定位塊4、延長固定套5、固定夾爪6、安裝缺口7、調節桿61、夾持塊62。
具體實施方式
10.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1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了一種用于離心的過濾裝置,包括兩離心管1以及至少一個篩網2,所述兩離心管1管口相對布置且可拆卸連接來形成一個密封腔體,篩網2依次間隔可拆卸固定布置在兩離心管1內之間來將密封腔體分割成多個單獨的腔室。
12.本用于離心的過濾裝置包括兩離心管1和至少一個篩網2,兩離心管1和至少一個
篩網2來形成一個對待離心的液體同步進行離心和過濾的密封腔體,多個單獨的腔室來形成置液區、過濾區和接液區;具體是將待離心的液體加入至其中一個離心管1內,然
聲明:
“用于離心的過濾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