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有色金屬冶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精煉銅電解液中高效電解除砷的方法。
背景技術:
2.在自然界中自然銅存量極少,一般多以金屬共生礦的形態存在。銅礦石中常伴生有多種重金屬和稀有金屬,如金、銀、砷、銻、鉍、硒、鉛、碲、鈷、鎳、鉬等。由于砷的電負性比銅要大,在精煉銅過程中,砷從陽極中溶解進入到電解液中,電解液中砷濃度過高會降低精煉銅效率,若隨意排放則會對環境造成很大影響。目前,我國《工業企業衛生標準》規定:地面水中砷最高允許質量濃度為0.04mg/l。
3.目前國內外處理含砷廢液的方法主要有溶劑萃取法和化學沉淀法,利用有機溶劑將電解液中的砷萃取脫除或利用中和反應將砷與ca,mg,ba,fe,al等的氫氧化物共沉淀而分離去除。但是上述方法產生的含砷產物成為新的固廢垃圾,無法得到妥善處置,只能選擇堆放或是轉移,產生的硫化砷或砷酸鈣等固體廢物都不穩定,極易發生分解,對空氣和水體產生二次污染,用鐵鹽沉淀產生的砷鐵共沉物雖然穩定性好可以選擇安全填埋,但用該方法不能實現物質的循環使用,經濟成本較高。因此,發展一種能夠高效脫砷且經濟循環的生產方式是提高有色金屬冶煉環保和經濟效益的關鍵。
技術實現要素:
4.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精煉銅電解液中高效電解脫除砷的方法,解決了電解精煉銅過程中砷濃度過高影響生產效率的問題,實現了砷的高效去除。
5.一種精煉銅電解液中高效電解脫除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6.利用電解槽對含30-35g/l銅和35-40g/l砷的精煉銅廢液進行電解,陰極為銅板,陽極為鉛板,電極面積為2
×
2cm2,在陰、陽極間施加0.5a/cm2的電流密度進行電解,每電解一小時將電解液進行過濾,過濾后的清液中加入cuso4·
5h2o維持電解液中銅離子的濃度為2g/l;電解溫度為20-30℃,電解時間6-8h,電解結束后,固液分離的固體可作為粗銅出售,液體可作為電解液循環進入工業電解精煉銅體系,電解后電解液中砷含量降低至10g/l以下;
7.所述電解液中cu
2+
濃度優選范圍1.5~3.0g/l;
8.所述電流密度優選范圍0.25~0.75a/cm2;
9.所述電解溫度優選15-30℃;
10.所述電解時間優選6-8h。
11.所述陰極為銅板;
12.所述陽極為鉛板;
13.所述過程需過濾處理。
14.本發明所述方法具
聲明:
“精煉銅電解液中高效電解除砷的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