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的澆注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高溫合金定向凝固的澆注結構和澆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世界上廣泛應用的高溫合金定向凝固鑄件制備方法是bridgman法和lmc法。將制備好的陶瓷型殼放置在真空精密鑄造爐的水冷銅盤上,待陶瓷型殼加熱至預定溫度后,實施澆注,然后按照一定速度將注入合金液的陶瓷型殼從真空精密鑄造爐的熱區(陶瓷型殼加熱器)抽拉至冷區或金屬冷卻液中,使得合金液形成定向凝固,從而獲得定向凝固鑄件。由于通常陶瓷型殼的預熱溫度及合金液的澆注溫度遠高于合金的液相線,澆注后合金液的流動性能很好。而陶瓷型殼底盤與水冷銅盤間之間必然存在間隙,受合金液自身重力及澆注時合金液沖擊的作用,合金液會快速持續進入陶瓷型殼底盤與水冷銅盤之間的間隙內,并逐漸將陶瓷型殼抬起,最終導致嚴重漏鋼。漏鋼一方面極易損壞鑄造爐,另一方面導致澆注失敗,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溫合金定向凝固的澆注結構和澆注方法,用于減少進入陶瓷型殼底盤與水冷銅盤之間的合金液,從而減少漏鋼。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高溫合金定向凝固的澆注結構,包括水冷銅盤、設置在水冷銅盤上的陶瓷型殼,所述的水冷銅盤上設置有用于夾緊陶瓷型殼的夾緊裝置。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所述的夾緊裝置包括若干個設置在水冷銅盤上的l型的夾子。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所述的水冷銅盤上設置有與夾子數量對應的鎖緊螺釘,所述的夾子上設置有用于鎖緊螺釘穿過的滑槽。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所述的夾子的滑槽內對應設置有兩個鎖緊螺釘。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所述的夾子設置有三個且呈環形均勻分布在水冷銅盤的圓周方向。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所述的夾子與水冷銅盤貼合的面為與水冷銅盤圓柱面等徑的內凹曲面。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所述的夾子上方設置有隔熱裝置。
一種高溫合金定向凝固的澆注方法,在澆注過程中對陶瓷型殼施加外力,使陶瓷型殼與水冷銅盤之間的位置關系不發生變化。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采用l型的夾子對陶瓷型殼進行夾持,使夾子的橫向部分對陶瓷型殼施加壓力,使夾具的豎向部分與水冷銅盤連接。
進一步地,為了更好的實現本發明,澆注的速度為2kg/s-3kg/s。
本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
聲明:
“高溫合金定向凝固的澆注結構和澆注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