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分散型農村居民生活污水處理及礦化垃圾利用-“以廢治廢”技術,屬于固體廢物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領域。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采用礦化垃圾填料的序批式處理工藝,充分發揮礦化垃圾對磷的強吸附、人工濕地以及序批式反應器除污能力等優勢,協同實現對農村分散居民生活污水的處理。其特征在于選用的礦化垃圾,由于形成過程和機理的特殊性,礦化垃圾又具有許多土壤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如有良好的多孔結構和巨大的表面積、和微生物相豐富等優點,尤為重要的是礦化垃圾具有磷吸附容量大和吸附態磷的解吸率低的優點。通過構造由不同粒徑級配組成的礦化垃圾床填料以及表層種植植物形成人工濕地,針對農村生活污水間歇進水的典型特征,在序批式反應器污水池內按照“進水-反應-出水-閑置”4階段運行。其中調節“反應”階段時間可控制處理水量和水質,“閑置”階段時間讓礦化垃圾填料上層進行復氧,提高床體內的含氧量,從而利于微生物的好氧代謝和硝化反應的進行。污水經布水管道縱向流到礦化垃圾填料床的底部,在底部細料處實現反硝化過程。本發明的序批式礦化垃圾濕地床處理分散型農村生活污水的方法,具有構建簡單、材料易獲取和經濟實效等優點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聲明:
“序批式礦化垃圾濕地床處理分散型農村生活污水的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