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冶煉煙氣制酸過程中的煙氣凈化環節產生的高酸性廢水稱為“污酸”,該污酸成分復雜,主要含有高濃度的砷、硫酸根離子、氟離子、氯離子等,以及少量的金屬離子如銅、鋅、鉛、鎘等,是一種危害大且難處理的冶煉工業廢水。污酸處理工藝會產生大量以砷為主同時含有鉛、鎘等重金屬的危險廢物,按銅冶煉企業每t銅排放0.046~0.057t危險廢物計,2022年上半年銅冶煉企業危險廢物排放量24.53~30.40萬。
目前國內大型的銅冶煉企業污酸處理工藝主要有石灰中和法、硫化沉淀法、石灰-鐵鹽法等。
石灰中和法是向污酸中投加中和劑,除去硫酸、氟和重金屬,石灰中和法具有適用性強、處理成本低、操作方法簡單、對設備的要求低等優點,但是也存在危險廢物產生量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點。硫化沉淀法是利用部分金屬硫化物難溶于酸性水溶液的特性去除砷和部分重金屬,該法具有處理效率高、渣量小、易脫水且不易返溶等優點,但同時也帶入鈉離子等雜質,不利于污酸最終回用。石灰-鐵鹽法是國內處理銅冶煉污酸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該方法具有去除效果好、廢水排放穩定達標、操作簡單、投資少、運行費用低等優點。但鐵鹽法產生的渣量大,有價元素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在pH值較高的情況下,部分兩性金屬的氫氧化物會復溶,使去除率降低。
上述常用的污酸處理工藝雖各有優點,但與固體廢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要求仍有差距,處理后的污酸鹽含量高、硬度高等缺點也較為明顯,給污酸后續處理增加難度,也影響了污酸的綜合利用。王堅等凹開展了負壓蒸發和吹脫處理鉛鋅冶煉污酸廢水的試驗研究,認為采用負壓蒸發可以實現污酸中水資源的回收利用。筆者以云南某銅冶煉企業污酸為原料,在一定真空度及溫度條件下,考察不同濃縮比例下蒸餾液和殘留液中硫酸、砷、氟、氯的分布,探索污酸中硫酸、砷等物質的分離條件。論證低壓蒸餾工藝用于銅冶煉污酸處理的可行性,并根據蒸餾液和殘留液中氟、氯和砷的含量分別采用石灰和硫化物進行再處理,探索藥劑的合理添加量。分析不同條件下廢渣的產生量和成分的規律,得到合理的工藝參數,為后續的處理工藝和設備選型提供技術參數。
1、低壓蒸餾處理工藝概述
1.1 低壓蒸餾工藝原理
低壓蒸餾法是在較低壓力下用加熱的方法使溶液中一部分溶劑汽化,從而提高溶液的濃度,或使溶液濃縮到飽和而析出溶質的
聲明:
“銅冶煉污酸低壓蒸餾處理技術”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