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鋅冶煉行業作為我國冶金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冶煉過程中產生的三廢問題值得高度關注,國家也對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制定了GB25466-2010《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企業一直將重金屬含量是否達標作為外排水的重要依據,隨著社會的發展,廢水排放指標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嚴,除了重金屬元素要達到排放標準外,廢水中的氨氮含量也要得到嚴格控制。水體中過量的氨氮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降低水體溶氧、反應產生致癌物質、破壞生態平衡等危害,所以嚴格控制廢水中的氨氮含量迫在眉睫。
前人已對去除廢水中的氨氮做了大量研究,主要分為四大類:化學法,如折點氯化法、磷酸銨鎂沉淀法、電化學氧化法;物理法,如分子篩離子交換法、吹脫法;生物法,如生物硝化與反硝化法;新興氨氮去除技術,如氯/紫外聯合氧化技術"、超聲吹脫組合工藝。針對不同類型的廢水需采用不同的氨氮處理工藝,筆者針對郴州某冶煉廠所產生的酸性廢水進行氨氮去除處理,在不改變現有工藝路線的基礎上,對現有工藝條件進行改進,以確保外排水能夠穩定達標排放,減少返回二次處理,節約生產成本。
1、氨氮去除的影響因素
試驗所處理的廢水為郴州某冶煉廠產生的酸性廢水,采用車間原工藝處理,工藝流程為三段處理法:一段采用石灰乳調節酸性廢水pH值至10,攪拌30min后壓濾;二段加入硫化鈉和生物制劑,用石灰乳調節酸性廢水pH值至9后壓濾;三段加入生物制劑和穩定劑,然后用石灰乳調節pH值至7左右,攪拌30min后壓濾,壓濾廢水合格則外排。原工藝重金屬含量能夠達標,但氨氮含量有時需要返回一段進行二次處理才能達標,故試驗主要研究對象為氨氮含量,暫不考慮其他指標。試驗所取酸性廢水原液氨氮質量濃度為50mg/L。
1.1 pH值
在反應時間為30min、反應溫度為85℃、不曝氣的條件下,改變pH值對酸性廢水進行處理。pH值與酸性廢水氨氮含量的關系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酸性廢水中氨氮含量隨著pH值的升高出現快速下降。這是由于氮在水體中以氨態氮形式存在最為常見,而NH在堿性條件下不穩定可以生成NH3,隨著堿性增強,酸性廢水中氨氮含量降低。根據試驗結果,結合現有生產條件選擇最佳pH值為10。
1.2 反應時間
在反應溫度為85℃、pH值為10、不曝氣的條件下,改變反應時間對酸性廢水進行處理。反應時間與酸性廢水氨氮含量的關系見圖2。
從圖2可以看出:反應
聲明:
“酸性廢水去除氨氮技術”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