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放射性污染石墨焚燒工藝,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放射性石墨的破碎和造粒:步驟一,破碎和篩分:將放射性石墨進行破碎,然后篩分出一定粒徑的石墨小顆粒;
步驟二,物料混合:將造粒助劑或前批次焚燒灰與步驟一得到的石墨小顆?;旌?,得到混合物料,并控制所述混合物料的水分;
步驟三,擠壓造粒:將步驟二得到的混合物料進行擠壓成型為一定粒徑的造粒石墨;
第二步,造粒石墨的焚燒:
步驟一,點火引爐:將第一步得到的造粒石墨投入到焚燒爐,啟動焚燒爐對造粒石墨進行焚燒;
步驟二,焚燒煙氣冷卻與灰塵過濾:利用焚燒爐對焚燒煙氣進行冷卻,然后再將煙氣通過焚燒爐的過濾器過濾灰塵后再排放;
步驟三,焚燒灰循環利用:通過焚燒爐排出爐底的焚燒灰,收集爐底焚燒灰作為后一批次放射性污染石墨焚燒助劑被復用,與后一批次待焚燒的放射性石墨合并后破碎和造粒;
第三步,焚燒灰的桶內玻璃固化:當焚燒灰不再被復用時,對焚燒灰進行桶內玻璃固化,所述焚燒灰的玻璃固化選擇鐵磷酸鹽玻璃的成分為: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焚燒灰裝桶與壓實:將焚燒灰裝入玻璃固化桶內,并壓實;
步驟二,桶內玻璃固化:將裝好焚燒灰的玻璃固化桶直接放置于電阻爐內加熱,并升溫將裝有焚燒灰的玻璃固化桶加熱到一定溫度,并保溫一定時間后隨爐冷卻到室溫,得到固化玻璃體;
步驟三,作為低放廢物處理:將固化玻璃體連同玻璃固化桶用水泥固定后直接作為低放廢物處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放射性污染石墨焚燒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的步驟一中,將放射性石墨進行破碎,然后篩分出粒徑小于1mm的石墨小顆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放射性污染石墨焚燒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的步驟二中,所述造粒助劑包括石墨氧化助劑和造粒粘接劑,所述石墨氧化助劑為Fe3O4,所述造粒粘接劑為SiO2、Al2O3、或CaO中的一種或任意兩種以上的組合物;
所述石墨氧化助劑和所述造粒粘接劑的重量比為1:4~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放射性污染石墨焚燒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的步驟二中,所述造粒助劑與步驟一得到的石墨小顆粒的重量比為1:4~6,所述前批次焚燒灰與步驟一得到的石墨小顆粒的重量比為1:10~1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放射性污染石墨焚燒工藝,
聲明:
“放射性污染石墨焚燒工藝”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