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可降低CO生成的廢液廢氣焚燒爐燃燒系統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從下至上依次布置在鍋爐(7)前墻、后墻的一次風噴口(1)、二次風噴口(4)、三次風噴口(6),下層輔助燃燒器(2)和低熱值廢液噴槍(3)布置在一次風噴口(1)、二次風噴口(4)之間,上層輔助燃燒器(5)布置在二次風噴口(4)、三次風噴口(6)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降低CO生成的廢液廢氣焚燒爐燃燒系統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鍋爐(7)室體內從下至上依次包括高溫墊層區(A)、高溫燃燒區(B)、混合干燥區(C)、再燃區(D)、補充燃盡區(E)。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降低CO生成的廢液廢氣焚燒爐燃燒系統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風噴口(1)布置在鍋爐(7)爐膛下部,距離爐底300~1000mm,風量約占總風量的10%~20%,通過風門調節入爐風量,選取風速為10~25m/s。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降低CO生成的廢液廢氣焚燒爐燃燒系統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熱值廢液噴槍(3)布置在下層輔助燃燒器(2)上方1.2m~2.5m的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降低CO生成的廢液廢氣焚燒爐燃燒系統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風噴口(4)布置在低熱值廢液噴槍(3)上方距離300~1200mm,通過風門調節入爐風量,風量約占總風量的30%~60%,選取風速為20~50m/s。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降低CO生成的廢液廢氣焚燒爐燃燒系統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層輔助燃燒器(5)布置在二次風噴口(4)上方距離500~2000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降低CO生成的廢液廢氣焚燒爐燃燒系統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次風噴口(6)布置在輔助燃燒器(5)上方距離800~2500mm,通過風門調節入爐風量,風量約占總風量的10%~25%,選取風速為25~60m/s。
說明書: 一種可降低CO生成的廢液廢氣焚燒爐燃燒系統布置結構技術領域[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鍋爐燃燒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降低CO生成的廢液廢氣焚燒爐燃燒系統布置結構。
背景技術[0002] 在石油、化工、生物、制藥等生產工藝過程中,經常會產生大量含有有機物的廢液及
聲明:
“可降低CO生成的廢液廢氣焚燒爐燃燒系統布置結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