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央層面的逐漸重視,固廢領域相關政策法規已經逐步搭建起固廢行業的頂層設計,固廢治理從過去九龍治水、條塊分割走向系統推動和全流程管控。在“2021(第十五屆)固廢戰略論壇”上,專家圍繞固廢全流程智慧管控話題,從當前固廢行業的發展形勢談起,重點分享了新形勢下智慧管控技術的多重應用場景。
據悉,2021年青海省新發現的9處普查基地多數在柴達木盆地,如茫崖烏蘭烏珠爾—十字嵩地區錫多金屬礦、格爾木夏日哈木東鉛鋅多金屬礦、都蘭三岔口地區金鎢多金屬礦、格爾木大格勒溝南螢石礦、格爾木喀雅克登北螢石礦、都蘭合支龍滑石礦、格爾木大格勒溝西-大水溝東地區稀土礦等。新發現的礦產地3處,分別為柴達木盆地的格爾木茫崖河東地區銅多金屬礦、德令哈延森哈達-亞麻圖脈石英礦、德令哈牙馬地區螢石礦。?
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鋼企超低排放改造戰線已全面鋪開。作為鋼鐵行業大氣污染排放源之一的高爐熱風爐煙氣,其達標排放已納入管控序列。根據超低排放限制要求,高爐熱風爐煙氣顆粒物、SO 2 、NO x 排放濃度小時均值應分別不高于10mg/m 3 、50mg/m 3 、150mg/m 3 。
1月18日公布的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12月中國鋁進口量較上月有所回落,結束了三個月的增長,但是全年進口量依然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一組研究人員透露,可以在石墨烯晶體管中產生音爆和多普勒頻移聲波,為這種世界著名的材料及其在納米電子技術中的應用潛力提供了新的見解。
據Mining.com網站統計,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前50家礦業公司市值增加了863億美元,收復了三季度的失地,從而使得這些公司投資者賺的盆盈缽滿,2021年成為又一個盈利豐厚的年份。
國務院新聞辦1月17日舉行2021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從發布會上傳遞出的生產、投資、政策等方面的信息綜合來看,未來我國采礦業發展有較好支撐。
我國鋼鐵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全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5%,占全球鋼鐵行業碳排放量的60%以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一直是我國鋼鐵企業的重大任務。為此,“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是在“雙碳”目標之下,國家對鋼鐵企業減排頭號要求。
礦車無人駕駛、智慧采礦、智能巡檢、AR遠程運維……借行業從“粗放”向“集約”轉變以及5G商用“東風”,新疆各路礦企正開啟智能化礦山建設的旅程,“5G+工業互聯網”在礦山建設應用中的潛能正不斷釋放。
云南省于2018年啟動“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專項以來,突破一批材料基因工程先進技術,研發了一批稀貴金屬新材料產品,其中10余種產品實現了產業化或迭代升級,支撐了云南稀貴金屬新材料產業跨越式創新發展。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秾嵤┓桨浮返某雠_,進一步明確了典型行業廢水循環利用關鍵技術、先進工藝和裝備、標準制定修訂等重點攻關方向,并提出培養骨干企業增強服務新模式,創建示范企業和園區及智慧管理平臺建設等重點任務的具體要求,對于減少工業生產過程的水耗、能耗和碳排放,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22新年伊始,徐工裝載機械上新啦!從技術跟隨到創新引領,從單一產品到成套化解決方案,徐工裝載機械全球化的腳步從未停止。2018年,劍指歐美高端市場,徐工XC9系列裝載機在當年寶馬展榮耀發布。三年市場歷練,產品性能日臻精進,活躍在全球高端市場一線。
尊敬的各位領導及學員代表:由中國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協同創新平臺(中國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冶有色技術平臺聯合全國碳交易能力建設培訓中心、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舉辦的第二期“有色金屬行業碳排放管理員暨碳達峰與碳中和高級培訓班”,原定于2022年1月8-10日在云南省大理市組織線下培訓工作。本次培訓旨在為企業在開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中提供專業化、規范化指導,為相關單位培養碳排放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 鑒于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為充分考慮參加學習代表的健康安全,減少疫情擴散的風險,堅決服
美麗贛州,魅力之城,由江西理工大學、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聯合主辦,江西理工大學冶金與化學工程學院、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學科協承辦的“中國有色金屬冶金第五屆學術會議暨中國稀金產業高峰論壇”于2018年10月25日在江西省贛州市隆重開幕,本次會議是在前幾屆成功召開的基礎上我國又一次有色行業盛會。 來自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瑞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礦冶科技集團公司、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南大學、東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
本次會議是由西南科技大學、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礦物加工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固廢資源化利用與節能建材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學、攀西戰略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協同創新中心、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攀鋼集團研究院)、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南大學)、冶金減排與資源綜合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安徽工業大學)、國土資源部放射性與稀有稀散礦產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礦產應用研究所)、廣東省放射性
2018年12月21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中南大學、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主辦的2018特種粉末冶金及復合材料制備/加工第三屆學術會議,在長沙市融程花園酒店召開。來自全國各地近600余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探討交流特種粉末冶金及復合材料行業發展與技術現狀。
在新中國迎來70周年華誕的喜慶之時,一批有色金屬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為進一步體現我國特種粉末冶金及復合材料制備/加工領域最新成果,加強與國內外新材料企業和科研院所的交流,謀求特種合金、陶瓷與復合材料產業的各類企業和科研機構共同發展,而召開的“特種粉末冶金及復合材料制備/加工第四屆學術會議”于2019年10月10-12日在美麗的塞上江南-銀川舉辦。
2019年12月28日,由湘潭大學、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新型儲能電池關鍵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新能源裝備及儲能材料與器件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電化學能源儲存與轉換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鋰離子電池及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湖南省廢舊鋰離子電池資源化清潔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辦,中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湖南省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產業聯盟協辦,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承辦的“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制備與循環利用學術會議”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 大會開幕式由
2021年5月28日,“全國先進金屬功能材料制備/加工及應用技術交流會”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中南大學副校長周科朝教授、山西師范大學副校長許小紅教授、南昌理工學院理事長邱小林教授等專家學者應邀出席會議。本次會議由中南大學、東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聯合主辦,深圳市眾誠達應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海樸精密材料(蘇州)有限責任公司協辦,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會議旨在推動我國金屬功能材料產業的科技創新,提升金屬功能材料領域的技術進步和學科發展,搭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設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會議指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碳排放、碳中和,對于全球未來各主要經濟體的產業戰略布局,能源結構轉化均會帶來長遠影響,甚至顛覆性重構相關資源的定價變化,長期利多有色金屬需求增長。
高爐噴吹天然氣是綜合鼓風的重要內容之一。天然氣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或地區,在消耗能量較多的黑色冶金企業中,在高爐上噴吹天然氣,相比其他加熱裝置能獲得較高的熱效率,而且可節約價格昂貴的冶金焦炭。因此,天然氣資源較豐富的蘇聯,近幾十年在高爐上廣泛實施噴吹天然氣技術,并獲得良好成效。1970年蘇聯每噸生鐵噴吹天然氣65.8m3,1975年增加到78.5m3,天然氣噴吹量在這幾年內有所增加。
今年在繼續發揮煤炭“壓艙石”作用的同時,我國將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推進東中南部地區風電光伏就近開發消納,推動海上風電集群化開發和“三北”地區風電光伏基地化開發,抓好沙漠、戈壁、荒漠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快推進西南地區龍頭水庫電站建設,有序推進生物質能開發利用。
2019年8月10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新余市人民政府、 中南大學、江西理工大學、昆明理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新余學院聯合主辦,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第三屆學術會議暨新余新能源新材料高峰論壇”,在“七仙女下凡地、新能源科技城”的江西省新余市隆重召開,來自從事新能源材料研究的高校、院所和企業科技人員,新余市從事新能源新材料方面的領導和企業技術人員,共計900余人到會。本次大會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張洪國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作為大會主持人,介紹出席會議開幕式的領導、專家和嘉賓有
據了解,“中國有色金屬冶金學術會議”是經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原北京礦冶研究總院)、中國工程院院士邱定蕃發起,中國工程院和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主辦,中南大學、東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江西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及中國鋁業、中國 有色礦業集團、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等國內有色金屬冶金領域具有頂尖學術水平的專家、學者、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的大型高規格學術會議, 迄今已舉辦六屆。六年來,通過學術會議這一平臺,國內外同行對近年來國內外有色金屬冶金工業新技術研發與可持續發
美麗蘇州,歷史名城,由蘇州大學聯合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科技大學)、高性能復雜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南大學)、教育部材料先進制備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東北大學)、江蘇省高性能金屬構件激光增材制造工程實驗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市先進高溫材料及其精密成形重點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共同主辦,蘇州大學高性能金屬結構材料研究院、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承辦的“高性能金屬材料加工與制備學術會議”于2018年6月8日至10日在江蘇省蘇州市成功召開。 大會主席蘇州大學高性能金屬
疫情期間,為了響應國家“十三五”期間對資源高效利用、環境保護的要求,提高稀貴金屬回收利用率,實現二次資源無害化、資源化處理,促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由有色金屬產業技術服務中心、中冶有色技術平臺、有色金屬智庫聯合主辦的“稀貴金屬提取與二次資源回收利用”線上會議于2020年4月29日在網上直播召開。 會議邀請到中南大學趙中偉教授、昆明理工大學徐寶強教授、北京工業大學潘德安研究員、河南金利金鉛集團有限公司黃憲濤副總經理、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張邦勝教授、贛州金環澆鑄設備有限公司尚興揚副總工、北京霍里思特科技
2021年11月19日至21日,教育部高等學校地質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簡稱“教指委”)第四次全體委員會暨第九屆全國地質工科院長論壇在昆明召開。本次會議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地質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地質工科院長論壇秘書處主辦,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承辦。會議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楊斌出席會議并致辭。國土資源工程學院吳順川教授主持會議。地質類專業教指委委員、全國50余所相關高校的校領導、院(系)領導、專業負責人、課程負責人等200余人參會。
2021年7月23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中南大學、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鋁鎂電解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輕金屬冶金學術委員會、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九屆中國鋁工業科學技術發展大會在湖南省株洲市大漢希爾頓酒店順利召開。會議得到了株洲市政府、株洲天橋起重機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科瑞變流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景津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大力支持與幫助。 受疫情與突發洪災影響,本次會議采用線上直播與現場交流的雙重形式,總計邀請到了30余場學術報告100余位專家學者與企業家
全國含鋰資源提取與清潔利用技術交流會 由中冶有色技術平臺、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鋰鹽行業分會、成都理工大學、江西理工大學、攀西戰略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協同創新中心、稀有稀土戰略資源評價與利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華東理工大學/資源(鹽湖)過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承辦的“全國含鋰資源提取與清潔利用技術交流會”于2021年3月26日在美麗的天府之國四川省成都市召開,來自全國鋰資源提取與綜合利用領域的科研院所、企業、設備供應單位共計300余人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