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達新能源在云南文山打造的40MW/40MWh鈉離子電池調頻+構網型儲能項目正式并網投運。這是國內首個以鈉離子電池為核心的構網型儲能示范工程,登上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項目采用鈉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兼具高安全、長壽命、低成本優勢,創新應用構網型技術,支持調頻、調峰、構網三種模式,顯著提升電網韌性,破解新能源消納難題,為全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網提供可復制經驗。
2025年3月31日,中國汽研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劉安民,副總經理王銳一行赴國氫科技走訪交流,受到國氫科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銀廣的熱情接待。雙方回顧了合作項目推進情況,分享了氫能“十城萬輛”項目的成效,并介紹了國氫科技的戰略規劃。張銀廣希望雙方持續深化協同,推動戰略目標落實。劉安民強調氫能建設是未來發展關鍵,期望雙方共同推進長江經濟帶及“成渝氫走廊”建設,突破地域限制,形成協同效應,彰顯國企責任。雙方將在技術研發、市場開拓、行業標準等領域建立合作機制,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5年3月29日,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氯化鉀產量達496萬噸,約占國內市場的35%。鹽湖股份依托察爾汗鹽湖約3700平方公里的采礦權,憑借資源優勢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實現了氯化鉀和碳酸鋰的穩定生產與銷售,為公司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1.34億元,凈利潤46.63億元,展現了其在鉀肥和鋰資源領域的強大競爭力。
該項目將分為兩期進行。一期工程規劃年產能為7GWh,預計固定資產投資不少于8.95億元;二期工程規劃年產能為9GWh,預計固定資產投資不少于12.32億元。整個項目總投資金額預計不低于21.27億元,資金來源為德業儲能的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
2025年3月27日,天通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宣布,公司成功產出8英寸摻鐵鉭酸鋰晶體。鉭酸鋰作為一種重要的功能晶體材料,廣泛應用于聲表面波器件、高頻通信、存儲以及傳感等多個高科技領域。這一成果標志著天通股份在功能晶體材料領域的技術突破,為公司在高科技領域的進一步拓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日本銅冶煉巨頭住友金屬礦業公司(Sumitomo Metal Mining)在4月1日星期二宣布了一項關于其未來一年精煉銅生產的重要決策。據該公司透露,他們計劃在2025/26財年中,即從今年4月開始,將精煉銅的產量設定為43.3萬噸。
2025年3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旨在推動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方案提出,要擴大鋁產品在市政設施、汽車、光伏等領域的應用規模及層次,提升產品高端化供給水平,滿足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高端制造業的需求。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支持鋁加工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提供定制化、功能化、專用化的產品和服務。
2025年3月29日,由蓬萊公司投資建設的101MW/205MWh復合儲能電站成功實現一次并網,標志著我國首個集成四種新型儲能技術的復合型智慧儲能示范項目正式投入應用。該項目作為國家能源局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及集團級別科技創新項目,開創了“磷酸鐵鋰+鈉離子+全釩液流+飛輪”四維儲能技術深度融合的行業先河,為我國儲能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經驗。
2025年3月29日,投資5.1億元的200MW/400MWh儲能電站項目在南通通州灣科創城啟動,占地46.1畝。一期裝機容量150MW/300MWh,計劃7月底完工,8月并網運行。建成后,該電站將為周邊2000MWp海上風電項目提供儲能服務,通過共享儲能模式,提高電網供電可靠性,助力新能源產業發展,推動南通綠色低碳轉型。
湖北黃石市計劃在湖北師范大學等高校內投放3000輛氫能共享單車,單車配備的氫能電池可實現續航幾十公里,推動綠色出行。黃石市在湖北省率先出臺未來產業方案,布局智能機器人、激光制造、氫能產業等10條新賽道。其中,位于大冶的綠電綠氫制儲加用一體化氫能礦場綜合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34.37億元,涵蓋光伏發電、綠電制氫、氫儲運加、氫能源車輛采購與運營及數字化管理平臺等環節,是湖北省唯一入選的國家發展改革委清潔低碳氫能創新應用工程項目。
蘭石集團與沙特公司成功簽訂70MPa撬裝加氫站項目合同,這是其首個氫能裝備國際訂單,標志著新能源業務國際市場拓展取得突破。該項目涵蓋設備供應、安裝調試、售后服務全鏈條,以自主研制的90MPa離子液氫氣壓縮機為核心,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蘭石集團自2021年起開展氫能源裝備研發,現已擁有綠氫全產業鏈核心技術,建成中國西部首個綠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其離子液氫氣壓縮機系列產品具有高效、低能耗等優勢,發展前景廣闊。
2025年3月31日,中金資本與辛集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河北省科技金融發展促進中心共同發起成立中金(辛集市)氫能創業投資基金,規模達5億元,已完成備案。該基金主要投向氫燃料電池整機、新材料、核心零部件及氫能“制、儲、運、加、用”等環節裝備制造及相關科技企業。辛集市憑借政策優勢和地理位置,搶抓氫能發展機遇,力爭2025年實現5000噸氫氣制氫能力,推廣氫能車輛,推動氫能產業成為現代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2025年3月31日,山東省濟寧市與青島市的重要代表分別訪問上海電氣集團,旨在加強在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等領域的合作。濟寧市希望上海電氣在“風光儲氫”等領域加強產業布局,助力零碳轉型。青島市則聚焦高端裝備制造、海上風電、綠氫綠醇等領域的投資與合作。上海電氣承諾推動優質項目落戶,深化政企合作,助力山東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
英美資源集團與智利國家銅業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開發相鄰的洛斯布朗西斯和安迪納銅礦。這一合作預計將顯著提升銅產量,并可能為全球礦業開發模式提供新思路。
標普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有色金屬勘探投資連續第二年下滑,初級礦業公司融資困境導致草根勘探投入銳減,或將影響未來關鍵礦產供應保障。
艾芬豪礦業公司公布2025年7500萬美元全球勘探預算,重點投入剛果(金)西福爾蘭銅礦項目。公司創新性實施雨季鉆探計劃,并將在年內更新多個銅礦床資源量評估。
四川啟明星鋁業公司高品質鋁合金圓桿生產線項目近日通過專家評審。該項目將延伸企業產業鏈,發展高端鋁合金材料,助力企業轉型升級,預計將帶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甘肅東興鋁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近日成功并網,總裝機容量36.5兆瓦,預計年發電量5679萬千瓦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7萬噸以上,助力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全球鋁材制造商諾貝麗斯(Novelis)計劃于2025年6月30日永久關閉其位于西弗吉尼亞州的Fairmont工廠,預計影響185名員工。公司表示將在北美其他工廠新增300個崗位,為受影響員工提供轉崗機會。
美國銅鋁鑄造企業Wisconsin Aluminum Foundry(WAF)近日宣布收購北美鋁鑄造模具制造商Anderson Global,以增強其在工業鑄造領域的綜合生產能力。
中金黃金控股子公司內蒙古礦業啟動烏努格吐山銅鉬礦尾礦庫加高擴容工程,項目總投資29.49億元,建設期5個月,預計可延長礦山服務年限3.5年。
中科三環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67.51億元,凈利潤1200.78萬元,同比均出現下滑。公司目前擁有25000噸燒結釹鐵硼產能,產業布局持續完善。
英洛華2024年釹鐵硼產品銷量達6284.32噸,同比增長15.12%,產量同步增長14.18%,庫存保持穩定,顯示稀土永磁材料市場需求持續向好。
江銅宏源二期年產15萬噸電解銅項目日前在貴溪市經開區正式啟動建設,項目建成后總產能將達25萬噸,進一步強化江銅集團在銅產業的領先優勢。
廣晟有色2024年稀土氧化物銷量達4923噸,同比大幅增長61%,磁材產品產量同步提升39%,顯示公司產品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
銀河磁體2024年稀土永磁體銷量達3348噸,同比增長17.23%,產量同步提升至3435噸,庫存量小幅增加,顯示下游需求保持強勁增長態勢。
中集安瑞科旗下荊門宏圖與東華工程達成合作,參與內蒙古鄂托克旗的風光制氫一體化合成綠氨項目制氫工程。項目總投資38億元,包括500MW風電場、220kV升壓站、年產2萬噸氫氣的制氫站以及年產15萬噸合成氨的場站,旨在高效傳輸清潔能源并為綠氨合成提供原料。中集安瑞科為該項目提供多種球罐設備,金額近5000萬元。此外,中集安瑞科在2024年已中標多個氫能項目,并在2025年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達成合作,其在氫能存儲工程領域的領導者地位愈發凸顯。
最近,韓國政府放寬了關鍵PEM電解槽設備的限制,還給予了特定法律豁免,使得現代Rotem與Doosan Energy合作的綠色氫能源項目加速推進,液化氫項目也取得進展。韓國貿易、工業及能源部在監管放寬后,推動了相關項目。3月31日,監管例外審查委員會批準了57項監管例外申請,涵蓋氫能技術,降低了企業障礙。斗山能源-Hiaxium與現代Rotem-Lightbridge聯合體成功申請了《高壓氣體法案》豁免,解決了核心模塊的嚴格壓力標準問題。委員會在安全評估和管理策略基礎上,有條件批準了項目,并解決了《氫能法》下阻礙液化氫項目的法律限制,為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