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力永磁2024年營業收入67.63億元,同比增長1.13%,凈利潤2.91億元同比下降48.37%。公司高性能磁材產銷量創歷史新高,產能擴張計劃持續推進。
金力永磁2024年度報告顯示,公司高性能釹鐵硼磁鋼成品銷量突破2萬噸,同比增長近四成,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車、風電等領域需求增長。
現代汽車公司宣布2025年開啟氫能業務擴張,已通過股東大會決議將氫能業務納入公司章程。公司全力發展氫能生態系統,涵蓋氫能電動汽車研發及氫氣的生產、儲存和運輸,并成立由副董事長張在勛領導的能源氫能業務部門。張副主席強調氫能源清潔、可獲取且公平,是現代汽車堅持氫能發展的原因。此外,現代汽車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品牌“HTWO”海外進展順利,其廣州子公司交付了190輛氫燃料電池冷藏車,創下中國此類車輛最大訂單紀錄。
紫金礦業自主研發的三維激電、無人機航磁及井中磁測系統入選自然資源部首批找礦裝備推廣清單,這些裝備在深部礦產資源勘探中展現出國際領先的技術優勢。
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生態工業園內,一項年產10萬噸高導鋁桿及絞線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采用先進連鑄連軋技術,產品具備高純度、低電阻特性,可顯著降低電力傳輸損耗,為新能源電網建設提供關鍵材料支撐。
金華市浦江縣與海亮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教育、農業及有色金屬貿易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助力地方產業升級與高質量發展。
重慶黃磏港正式運營,成為重要物流樞紐。作為氫能示范碼頭,開港首周迎來國鴻氫能配套的49T氫能源牽引車亮相,主要用于港口內短駁運輸。黃磏港是國家發改委批準的重慶市四大港口之一,一期工程設計年吞吐量165萬噸,主要運輸有色金屬等貨物。港區周邊集聚鋁產業鏈等企業,一期投運后,將與周邊交通設施形成“鐵公水”聯運,成為成渝氫走廊關鍵節點,降低物流成本,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廣晟有色2024年營收125.96億元,同比下降39.46%,凈利潤虧損2.99億元。受極端天氣影響,稀土礦山產量下滑,但分離企業及磁材板塊表現亮眼。鎢礦企業復產順利,紅嶺、石人嶂公司超額完成生產目標。公司正通過產能優化與技術升級應對市場挑戰。
3月31日,韓國三星SDI提前一年向美國客戶交付首批46phi電池模塊,這是韓國首次向海外供應46系列圓柱形電池。該電池直徑46毫米、高95毫米,能量密度、空間效率和安全性更高,容量約是前代2170電池的六倍。其采用高鎳NCA陰極和專有SCN陽極,由韓國工廠生產、越南子公司組裝。因技術突破及市場需求,生產提前。三星SDI還在與電動汽車制造商洽談銷售,未來有望大規模供應。市場研究公司預測,46系列電池全球市場將快速增長。
日本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的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儲能項目,被新出光株式會社選為電網級電池,用于九州熊本縣玉名地區的長洲儲能設施,該項目已開工,預計2026年10月竣工,容量為8000kWh。這是日本首個獲批的氧化還原液流電池項目,獲得經濟產業省和自然資源能源廳的補貼,資金源于“2024年度可再生能源擴展及電網規模儲能系統支援計劃”。該項目旨在應對九州地區太陽能發電過剩問題,穩定可再生能源供應,助力日本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
吳忠瑞儲新型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位于寧夏同心縣,建設規模為100M/200MWh,包含20個儲能單元,采用磷酸鐵鋰電池。項目歷經三個多月的艱苦奮戰,于近期成功并網。自2024年11月底開工以來,公司克服工期緊、任務重、技術難度高、冬季施工環境復雜等困難,憑借技術優勢和管理經驗,周密部署,迅速行動,領導多次現場指導,成立專業小組加班加點,確保圖紙及時到場,滿足施工進度。監理團隊經驗豐富,嚴格監管,確保質量和安全。
3月25日,云南能投集團綠能集團在寧蒗瀘沽湖機場舉行了光伏發電項目開工儀式,寧蒗縣政府、機場集團等多家單位代表出席。該項目是云南省屬國企協同發展的示范工程,采用“光伏+機場”模式,旨在打造綠色低碳智慧機場。項目包括分布式光伏(總裝機2.13兆瓦,投資998.07萬元,年發電278兆瓦時,可節約標準煤838.85噸,減排二氧化碳2314.06噸)和集中式光伏(2.2萬千瓦,計劃年內建設),將大幅提升區域清潔能源供給能力。
3月26日至28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在京舉辦,愛旭攜N型ABC產品矩陣亮相。其產品涵蓋集中式、工商業、戶用三大場景,憑借核心技術突破,實現BC技術GW級量產,具備陰影發電優化、低衰減等優勢,連續25個月蟬聯全球組件量產效率榜首。展會現場,愛旭通過對比實驗,直觀展示產品性能,如陰影遮擋下發電增益超30%,抗沖擊性能顯著優于TOPCon電池。
天合跟蹤在東營輝陽多能項目中,憑借高品質產品和專業服務,成功交付400MW的開拓者2P智能跟蹤系統,并獲“優秀服務商”獎。該項目采用“現代漁業+光伏”模式,開拓者2P支架離水面高,不影響水下養殖,是多能互補項目的完美方案。面對海邊高鹽霧、大風、地質沉降等挑戰,天合跟蹤優化設計,采用專利球形軸承技術,提升角度可調節性,降低系統故障率。在用料上,采用高強度鋼材,確保25年安全運營。同時,專業交付團隊提供全流程服務,保障電站如期并網。未來,天合跟蹤將繼續創新,助力光伏行業發展。
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的用戶側儲能項目正式開工,由中能聯建(南京)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提供設備支持。該項目在湖南長沙市建設9.5MW/18.39MWh的獨立新型儲能電站,采用磷酸鐵鋰儲能系統,集成先進BMS和高效液冷溫控系統,配備Pack級消防系統,保障安全運行。建成后,將為企業提供調頻調峰等輔助服務,助力企業低碳轉型,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響應國家“雙碳”目標。
3月27日,新疆若羌抽水蓄能電站的關鍵項目3號隧道順利貫通。該隧道長952米,洞徑11.3米×8.06米,自2024年7月開工后,施工團隊克服復雜地質條件,采用超前地質預報與光面爆破技術相結合,半孔率高達96%,保障了工程安全高效推進。作為連接電站上下庫的核心通道,它的貫通為后續工程奠定了基礎。
自2025年復工復產以來,秦安縣王鋪鎮50MW風電項目面臨極端天氣和運輸困難等挑戰。項目部通過加強安全培訓、落實技術方案、創新運輸方式等措施,穩步推進施工,截至3月20日,關鍵節點任務完成情況良好。甘肅分公司領導深入一線督導,要求各項目部統一思想,嚴格按節點推進施工,確保5月30日并網發電;施工單位要按設計要求施工,監理單位嚴把質量關;各參建單位強化安全意識,確保施工安全。
南都電源針對休三增量市場及用戶對續航里程需求的增加,推出大容量鋰電休閑車專用版。該產品以長續航、高安全、強耐用為核心,采用寬溫域技術、車規級磷酸鐵鋰電芯、BMS與電芯物理隔離設計等創新技術,實現“充1次跑7天”,并具備極寒環境下高容量保持率、全封閉抗震設計等特點,解決用戶續航焦慮,筑牢安全防線。同時,其日均用電成本低,配合5年換新政策,全生命周期經濟性顯著。南都憑借全產業鏈技術優勢,實現全流程品控,產品通過多項國際認證。
中廣核在云南深耕新能源領域,以清潔能源為紐帶,推動鄉村振興與綠色發展。通過構建安全高效的清潔能源體系,建成風電、光伏項目超300萬千瓦裝機容量,年發電量超40億千瓦時,助力節能減排。創新“光伏+板下經濟”模式,打造“茶、農、牧、林、藥”產業格局,帶動農戶增收,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同時,踐行教育幫扶,投入資金改善學校硬件設施,開展職業啟蒙教育,為鄉村培育人才。此外,將新能源項目與文旅產業結合,打造生態文旅新地標,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未來,中廣核將繼續深化創新模式,為云南生態文明建設和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力量。
三峽集團旗下的三峽能源在光伏領域持續發力,近期成立三峽(海寧)發電有限公司,注冊資本710萬元,由三峽集團浙江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全資持股。該公司經營范圍涵蓋發電、輸電、供配電、太陽能與風力發電技術服務、儲能研發等。三峽能源作為三峽集團的核心新能源平臺,肩負“雙碳”使命,業務覆蓋全國30個省份,總裝機規模超4000萬千瓦,資產規模突破3100億元。2023年,公司光伏發電量達153.5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23%,新增核準及備案光伏項目規模達1238.21萬千瓦,占全年新增核準總量的87.4%。
2025年3月26日,道達爾能源宣布在德國推出六個由Kyon Energy開發的電池儲能項目,總計新增儲能容量221兆瓦,投資額1.6億歐元。大部分電池由道達爾能源子公司Saft供應,項目計劃2026年初投入使用。這些項目將完善道達爾能源在德國的電力組合,包括陸上風電、太陽能、海上風電、儲能容量和充電樁等,助力德國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2025年3月29日,河北威縣光明儲能電站成功并網運行。深圳易儲能源憑借核心技術,實現主變穩定運行、SVG無功補償高效輸出以及雙電源無縫切換等關鍵節點。該項目顯著提升威縣電網調峰能力,助力新能源消納。作為易儲能源2025年首個并網項目,它標志著公司在儲能技術研發和應用上的重要突破,為區域能源轉型注入新動能。
2025年3月25日,凱鵬礦業剛果(金)KPM銅礦新能源電力系統成功投運。南瑞繼保作為全球領先的儲能解決方案供應商,為該項目提供了關鍵設備,并主導整體規劃與設計。通過構建源網荷儲一體化智能電網,項目解決了礦區電網電力短缺問題,顯著降低了用電成本,提升了供電穩定性。南瑞繼保憑借技術創新和高效執行,為全球礦業打造了首個高彈性智能電網標桿,推動工業綠色轉型。
Cypress Creek Renewables公司計劃在德克薩斯州哈里斯縣建設200MW的Destiny電池儲能項目,預計2026年初完工。該項目已獲First Citizens銀行1.33億美元融資支持。Cypress Creek作為一家領先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商,致力于推動太陽能發電和儲能系統的發展,其100MW Brazos Bend項目已于2024年7月投入運營。
2025年3月29日,國能蓬萊公司101MW/205MWh復合儲能電站成功并網,成為我國首個集成磷酸鐵鋰、鈉離子、全釩液流、飛輪四種儲能技術的示范項目。該項目作為國家能源局新型儲能試點,開創了四維儲能技術深度融合的先河,為我國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示范,推動了儲能技術的創新與突破,助力能源轉型。
日前,Clearway Energy公司宣布在美國猶他州建設320MW/1280MWh的Honeycomb電池儲能組合,項目由四個80MW/320MWh電池儲能系統組成,采用特斯拉Megapacks電池儲能單元構建,持續時間為4小時。項目總投資6.05億美元,與Pacificorp公司簽訂20年電力采購協議。預計2026年開通運營,施工將創造約50個工作崗位。公司現有多個儲能項目,總裝機容量達460.5MW,還計劃在加州部署750MW/3000MWh獨立電池儲能項目。
南網科技儲能系統技術服務收入達到5.9億元,盡管同比減少了18.28%,但毛利率仍保持在14.11%,僅同比減少0.43個百分點。這一表現主要受到部分大型儲能EPC項目尚未達到驗收節點的影響。南網科技主要采用直銷模式,收入占比高達93.93%。公司廣東省內收入占比為59.36%,省外收入占比為40.64%,且省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高達64.25%。
2025年3月28日,內蒙古涼城縣人民政府與維斯克(山東)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舉行250MW/1000MWh共享獨立儲能項目簽約儀式。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2億元,建成后將有效平抑新能源發電波動,緩解電網調峰壓力,提升供電質量與安全性,進一步強化烏蘭察布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基地的地位,為華北地區提供穩定、清潔的電力保障。
江蘇宇程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宜興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啟動了一項總投資額達50億元的聚酰亞胺鋰電池隔膜產業化項目。在技術層面,項目得到了北京化工大學高性能聚合物研究團隊的大力支持,他們負責技術攻關,致力于提升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項目一期預計將于今年10月竣工投產,所生產的聚酰亞胺隔膜產品已申請了五十余項專利,其中三十五項已獲得授權,核心專利更是已提交PCT國際專利申請。
2025年3月23日,華電新疆公司華電巴州混合儲能+100萬千瓦風電一體化項目首臺風機基礎順利澆筑,標志著項目進入主體施工階段。該項目位于巴州若羌縣鹽堿沼澤地質區域,總裝機100萬千瓦,配套25萬千瓦/100萬千瓦時儲能電站。建成后年上網電量23億千瓦時,每年節約標準煤7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09萬噸,對推動當地能源結構優化和清潔能源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