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儲能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礦洞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設計方法。
背景技術:
2.壓縮空氣儲能作為一種大規模清潔物理儲能技術,是當前新型儲能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如何提高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儲能密度和發電效率,是影響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推廣應用的關鍵。
3.因此,如何合理的設計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參數,提高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儲能密度和發電效率,這是目前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4.本發明的目的包括提供了一種礦洞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設計方法,其能夠合理的設計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參數,提高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儲能密度和發電效率。
5.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這樣實現:
6.本發明提供一種礦洞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設計方法,設計方法包括:
7.s1:統計礦洞儲氣庫的礦洞個數n,將礦洞按照從地表往下依次編號;
8.s2:確定礦洞壓縮空氣儲能系統所在地電力系統的峰平谷時間段,確定礦洞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峰谷套利運行場景下的峰電時長t1、平電時長t2和谷電時長t3;
9.s3:分析測量第1號礦洞頂部地層圍巖的最大承壓能力p1以及相鄰礦洞之間的地層圍巖的承壓能力,并篩選出最小承壓dp;
10.s4:計算壓縮注氣過程中礦洞壓力及溫度變化,并進行壓縮子系統參數設計;
11.s5:計算儲氣過程中礦洞壓力及溫度變化;
12.s6:計算透平釋氣過程中礦洞壓力及溫度變化,并進行透平子系統參數設計。
13.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礦洞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設計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
14.該設計方法的核心是基于梯次儲氣和梯次過程中礦洞的壓力溫度變化,確定壓縮系統設計參數以及透平系統設計參數,不僅充分結合了礦洞的在儲釋氣過程中的熱力學特性,還可以很好的利用典型運行場景下電力系統的峰平谷電時間段,實現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設計參數的合理性。這樣能夠提高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儲能密度和發電效率。
附圖說明
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16.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礦洞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設計方法的流程圖;
17.圖2為礦洞儲氣庫的結構示意圖;
18.圖3為壓縮子系統
聲明:
“礦洞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設計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