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3月30日,LG化學在位于忠清南道唐津市的石門國家產業園區舉行了韓國首個超臨界熱分解工廠和新一代隔熱材料氣凝膠工廠開工儀式。該項目計劃到2024年共投資3100億韓元,并稱之為LG“塑料回收·培育未來材料的第一鏟”。
QSL法是德國魯奇公司于20世紀70年代研究開發的直接煉鉛工藝。其關鍵設備————OSL爐(見圖3-37)為可90°轉動的臥式長圓筒形爐,并向放鉛口方向傾斜0.5%。中間設有下部連通的隔墻將爐體分為氧化區和還原區,兩個區域分別配有浸沒式氧氣噴嘴和粉煤噴嘴。鉛精礦經制粒后由頂部加入氧化區。在氧化區,由爐底噴入的氧氣首先與液態鉛反應,生成PbO同時放出大量氧化熱,氧化鉛再與硫化鉛發生高溫交互反應,生成一次粗鉛和SO,實現自熱熔煉。
近日,河南省開封市官方在回復人民網網友留言時提到:開封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開封大學升格為本科院校。開封市對本地醫學教育的規劃是通過資源整合,將開封市衛校并入開封大學,助力開封大學升本,提升擴大開封市醫學類學校發展規模。
隨著我國雙碳政策的推出,除水電外,各地風電、光伏發電也隨著電網建設的發展開始應用于工業生產中。如全國清潔能源、新能源裝機占比最高省域——青海省,當前電網累計裝機4050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3657萬千瓦,占比達90.3%,新能源裝機2464萬千瓦,占比達60.9%。
獲悉,近日,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于今年8月17日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通知》有關要求,三部門集體約談了部分多晶硅( 中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第五屆學術會議?)骨干企業及行業機構。
復合材料與金屬、高聚物、陶瓷并稱為四大材料。今天,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復合材料(特種粉末冶金及復合材料制備/加工第六屆學術會議?)工業水平,已成為衡量其科技與經濟實力標志之一。先進復合材料是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具有競爭優勢的源泉。
銅陵,因銅得名、以銅而興,但伴隨著資源枯竭和環境破壞,給城市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銅陵市大力推進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狠抓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催生轉型發展新動能。國家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績效評價共獲6次優秀,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績效評估共獲2次優秀,城市轉型工作3次獲得國務院通報督查激勵。
近幾年來,全球儲能設備需求大增,海關統計顯示,2022年前8個月,我國鋰離子儲能電池( 鋰離子電池失效分析與測試技術交流會?)累計出口299.26億美元,同比增長82.97%。出口規模增加的背后,是技術的層層突破。
電接觸材料是承擔電路通斷控制、導電以及承載作用的關鍵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其性能直接關系到電力系統與電器設備的安全穩定。銀基電接觸材料(中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第五屆學術會議?)具有電導率和熱導率高、接觸電阻小而穩定等優點,廣泛應用于不同電力負荷范圍的電路與電器中。
汽車電動化已成為大趨勢。然而,持續高速增長的巨量電池需求,推動了上游資源價格的暴漲,尤其是鎳、鈷、鋰等金屬,近年來價格上漲甚至超過10倍。建立一個成熟的電池回收(2022全國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及再生利用交流會?)再利用體系,對于從根本上緩解當前和未來供應鏈問題、推動中國從新能源汽車大國走向新能源汽車強國,有著重要且積極的意義。
獲悉,中國能建中電工程安徽院近日中標三峽能源安徽阜陽南部風光儲基地項目儲能(第三屆全國釩鈦資源與儲能科技大會?)系統EPC總承包工程。
國際能源署同時在《清潔能源轉型的礦物需求》報告中指出,2040年的鋰需求可能比現在的水平高出13倍,如果全固態電池商業化速度快的話,這一増長預期甚至可能達到51倍。未來的鋰電資源開采(鋰資源集約化開采與精深加工及再生利用專題技術培訓班)?大致會呈現以兩個特點: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曹敏花教授團隊在鈉離子電池硫屬化合物負極(2022全國電池正/負極材料產學研合作高峰論壇?)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Strain-regulated Gibbs free energy enables reversible redox chemistry of chalcogenides for sodium ion batteries”為題,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在線發表(DOI: 10.1038/s41467-022-33329-2)。該工作第一作者為2021級博士研究生姜敏霞,通訊作者為曹敏花教授、毛寶光博士后。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較為完善、可有力支撐和引領能源綠色低碳(有色金屬資源循環與綠色低碳發展研修班?)轉型的能源標準體系,能源標準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標準組織體系進一步完善,能源標準與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良好互動,有效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節能降碳、技術創新、產業鏈碳減排。
近日,有媒體發布了一篇關于核電池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稱一款能“自我發電”的超級“核電池”即將問世,該電池無需充電就能正常使用90年之久,最長使用壽命可達2800年,也就是說,只要在一輛電動汽車上搭載這樣的一顆核電池,就能使一輛車終身不用充電,而且不用再擔心續航里程的問題。
在自然界中已知的含錳礦物約有150多種,分別屬氧化物類、碳酸鹽類、硅酸鹽類、硫化物類、硼酸鹽類、鎢酸鹽類、磷酸鹽類等,但含錳量較高的礦物則不多,工業開采的錳礦主要有軟錳礦、硬錳礦、水錳礦、黑錳礦、褐錳礦、菱錳礦和硫錳礦。錳鐵礦選礦方法(2022全國選礦技術創新與應用線上報告會?)主要有重選法、磁選法、浮選法、化學選礦法、焙燒法和火法富集等方法。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發布國家標準《金屬非金屬礦山充填工程技術標準》的公告(2022年第137號),批準《金屬非金屬礦山充填工程技術標準》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T51450-2022,自2022年12月1日起實施。
鋁電池具有電池容量高、安全性高和使用壽命長等優點。相較于傳統的鋰電池,鋁電池(中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第五屆學術會議?)的電池容量具有很高的理論上限,且由于鋁電池負極金屬鋁性質穩定、電解液不易燃,所以鋁電池即使被穿刺短路也不會發生燃燒、爆炸等危險現象。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從事增強可充電性和安全性的固態結構電池(SABERS)項目的研究人員在開發一種創新的電池組方面取得了進展,這種電池組比今天普遍用于電動汽車和大型電子產品的電池更輕、更安全、性能更好。他們的工作旨在通過研究固態電池(中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第五屆學術會議?)在航空應用中的使用來改進電池技術,如電動飛機和先進空中交通(Advanced Air Mobility)。
2019年至2028年期間,全球電動汽車電池(鋰離子電池失效分析與測試技術交流會)市場預計將從170億美元增長到950億美元以上。
近日,國內某科研團隊在四氧化三鐵用于廢水脫氮(鋰電新能源材料生產廢水處理及零排放技術對接會)?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科學探索。該研究團隊制備了一種以四氧化三鐵為核心成分的復合材料,能夠實現硝化細菌的高效富集,并在廢水的氨氮去除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
公司新材料業務主要包括三元前驅體材料和鈷、鎳新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和消費類電子正極材料。
10月11日,記者?從江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關于做優做強我省鋰電新能源產業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江西出臺了10條政策措施,做優做強鋰電新能源(中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第五屆學術會議?)產業。
隨著選礦流程在礦石采選過程中作用愈發重要,我國選礦設備(全國金屬礦山綠色智能選礦工藝與裝備技術交流會?)制造業快速發展。記者近日專訪耐普礦機董事長鄭昊,他表示目前現代化大型礦山工程對選礦設備的要求正朝著大型化、高端化方向發展。作為選礦設備制造企業要順應市場需求,加強自主研發創新能力,提升產品性能和使用壽命,努力占據更多市場份額。
《浙江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由浙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于2022年9月29日修訂通過,將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說到采礦(第二屆金屬礦山采礦設備供應商大會暨標準討論會?),你會想到怎樣的畫面?礦工頭戴安全帽,身穿勞動衣,在黑黢黢的山坡或洞穴里揮舞著鐵鎬,堅硬的石頭被一塊塊剝落,塵土像海洋,礦工淹沒在細小的粉末顆粒中……在攀枝花朱蘭鐵礦,記者見到的是這樣的場景:礦山上采礦的不是人,而是一臺臺無人鏟車,順著山體開挖,機械手臂絲毫不輸人的靈活。
在今年的負極材料擴產項目中,出現了不少動力電池企業的身影,幾乎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頭部公司均有布局。今年的負極材料環節,同2021年下半年的正極材料有些相似,眾多資本正蜂擁而至。
近日,洛陽龍鼎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鼎鋁業”)首批次厚度為0.012mm的雙面光高強度動力電池箔成品順利下機,成品軋制過程穩定,板型、力學性能、針孔、表面質量等各項指標較好,標志著龍鼎鋁業電池箔(中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第五屆學術會議?)產品已進入實質性批量化生產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