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礦井排風余熱回收裝置,包括進風管(8)、熱交換室(10)、出風管(23),進風管(8)與熱交換室(10)的進氣端聯通,出風管(23)與熱交換室(10)的出氣端聯通,其特征在于:它還設有過濾凈化管(1),過濾凈化管(1)通過連盤(7)與進風管(8)連接,在過濾凈化管(1)內順序安裝第一過濾網(6)、第二過濾網(5)、活性炭板(4);在進風管(8)內設有排氣扇(9);所述熱交換室(10)的下部為水槽(19),水槽(19)的一側連通有出水管(20)和第一進水管(22),出水管(20)和第一進水管(22)的外側壁均安裝有閥門(21);熱交換室(10)靠近進氣端的上部安裝有換熱器(12),在熱交換室(10)的上壁面上安裝有噴水管(18),噴水管(18)上裝有噴頭;在熱交換室(10)的內則壁固定連接有支撐板(11),支撐板(1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水泵(13),水泵(13)的進水端連接第二進水管(14),第二進水管(14)的進水端插入到水槽(19)內,水泵(13)的出水端與連接水管(15)聯通,連接水管(15)的出水端與換熱器(12)連接,換熱器(12)與噴水管(18)之間通過熱水出管(16)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井排風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它還設有開關盒(24),開關盒(24)的內部安裝有開關組(25),開關組(25)的電性輸出端通過導線分別與水泵(13)和排氣扇(9)的電性輸入端電性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礦井排風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開關盒(24)固定連接在熱交換室(10)的外側。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礦井排風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器(12)安裝在支撐板(11)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礦井排風余熱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過濾凈化管(1)的內側壁對稱開設有四個凹槽(2),每個凹槽(2)的內側壁滑動連接有三個滑塊(3),第一過濾網(6)、第二過濾網(5)、活性炭板(4)相應固定連接在四個凹槽(2)的三個滑塊(3)上。
說明書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余熱回收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礦井排風的余熱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礦井通風系統是礦井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一般情況下,礦井回風源的溫度、濕度一年四季基
聲明:
“礦井排風余熱回收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