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緩傾斜中厚-厚大礦體殘礦回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自上中段頂柱上盤施工充填回風巷,并采用充填聯絡巷、充填回風井與原房柱法回采的老空區貫通,并采用高強度膠結充填體將老空區充填,所用高強度膠結充填體60天單軸抗壓強應大于等于3MPa,充填時要求不接頂,預留頂部1.5-2m老空區作為上層礦體回采爆破的自由面和補償空間;
步驟2)、在下中段底柱中施工溜礦井,溜礦井與原房柱法每個礦房一一對應,即每個礦房均布置一個溜礦井,溜礦井施工至礦體和頂板圍巖交界處,并自充填體頂面標高位置施工聯絡道與頂部預留1.5-2m的老空區貫通,并在聯絡道對面施工電耙硐室,當采用點柱式上向分層充填法回采上層礦體時,則向上每隔3m需開設聯絡道、電耙硐室,上下相鄰兩層聯絡道、電耙硐室呈60°交錯布置;
步驟3)、自下而上對預留的1.5-2.0m老空區頂板進行檢撬和支護,并采用YGZ-90鉆機在老空區內沿著礦體傾向方向在每個礦房中心線上施工一列上向中深孔,探明上層礦體的厚度;
步驟4)、回采上層礦體,當上層礦體厚度小于等于5m時,采用淺孔房柱法回采上層礦體,并采用膠結充填體充填接頂,當上層礦體厚度大于5m時,采用點柱式上向分層充填法回采上層礦體,分層高度3m,最后一個分層回采完畢后充填接頂,采用淺孔房柱法或點柱式上向分層充填法回采上層礦體時,所留設的點柱位置與老空區礦柱位置一一對應,且尺寸相同;
步驟5)、回采下層礦體,采用上向分層進路充填法進行回采,當下層礦體厚度小于等于3.0m時劃分為一個分層回采,當礦體厚度大于3.0m時分層回采,分層高度3.0m,最上一個分層進路回采時,只充填一步驟進路,二步驟進路不充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緩傾斜中厚-厚大礦體殘礦回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充填聯絡巷、充填回風井每個采場至少布置兩條,并作為上層礦體回采時的人行回風通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緩傾斜中厚-厚大礦體殘礦回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上向中深孔與老空區頂板之間的角度為90°,孔距8-10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緩傾斜中厚-厚大礦體殘礦回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上分層礦體回采時,采用淺孔鑿巖機施工水平或似水平淺孔,以下部空區為自由面和補償空間進行壓
聲明:
“緩傾斜中厚-厚大礦體殘礦回采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