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軸流主通風機葉輪間隙調節裝置,其特征是:包括主機殼體及保護圈;所述的主機殼體的一端設有主機殼體法蘭,保護圈一端設有保護圈法蘭,主機殼體法蘭與保護圈法蘭通過螺栓連接;主機殼體法蘭上設有多個間隙調節座,間隙調節座與保護圈法蘭的外圓之間留有間隙,間隙調節座上設有螺紋孔,螺紋孔內設有調節螺栓,調節螺栓沿著保護圈徑向設置,調節螺栓頂緊保護圈法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流主通風機葉輪間隙調節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個間隙調節座沿圓周方向均勻布置;每個調節螺栓上分別設有一鎖緊螺母。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流主通風機葉輪間隙調節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個間隙調節座內側面所在的節圓與保護圈法蘭外圓的半徑之差為5mm。 說明書: 一種軸流主通風機葉輪間隙調節裝置技術領域[0001] 本發明涉及風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軸流主通風機葉輪間隙調節裝置。背景技術[0002] GB/T21151《煤礦用軸流主通風機技術條件》3.3.2.1規定:通風機葉輪的葉片與機殼(或保護圈)之間的間隙應均勻,其徑向單側間隙應不小于葉輪公稱直徑的1‰~2‰,且最小值不小于2.5mm。[0003] 現有的礦用主通風機,主機殼體和保護圈均為焊接件,主機殼體沿中心線水平剖分。主通風機一般散裝運輸,現場裝配、安裝。主通風機在運輸、安裝過程中,均存在微量變形,導致葉輪的葉片與保護圈之間的間隙并不均勻,甚至不符合標準,安裝后需要對葉輪間隙再次進行調整。由于葉輪間隙在調節間隙過程中葉片不能受力,否則葉片容易變形或損傷,增加了調整難度?,F場安裝人員一般用吊車或千斤頂調整保護圈位置,用手拉葫蘆調節保護圈的圓度,找出合適的間隙后,再將主機殼體和保護圈的聯接螺栓組緊固。[0004] 現在軸流主通風機葉輪間隙調節方法存在如下問題:[0005] 1.采用吊車或千斤頂調整保護圈位置的方法,吊車調節葉輪間隙的方法,精準度不高,無法保證所需要求;千斤頂調整葉輪間隙的方法,勞動效率低,若是保護圈上有多處間隙過小或保護圈在運輸過程中變形,就更難調節出國家標準要求的合適間隙。[0006] 2.采用吊車或千斤頂調節葉輪間隙的方法,由于找不到可靠的支點,多次反復,耗時費力,成本太高。發明內容[0007]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
聲明:
“軸流主通風機葉輪間隙調節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