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燃料公司近日在猶他州白梅薩工廠啟動氧化鏑中試生產,預計9月底前產出15公斤產品。這是該公司重稀土商業化生產計劃的重要一步,后續還將開展鋱和釤的中試生產。
在“雙碳”目標下,TCL率先打造合肥10MW/20MWh工商業儲能標桿項目,年放1200萬度綠電,能量轉換效率超88%,為年耗電5840萬度的冰箱洗衣機基地提供穩定低成本的清潔能源。項目依托智能調度、谷充峰放和安全保護,實現經濟、可靠、數字化用能,成為智能制造綠色轉型的示范。
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出臺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政:鼓勵煤電廠“三改聯動”,建設“源網荷儲”綜合系統;支持大容量儲能、氫燃料電池、先進光伏等重點項目落戶,在用地、用能等要素上予以保障;推動企業“走出去”,為儲能、氫能、光伏產品開拓歐美、日韓市場提供認證、展會等全流程服務,并同步落實國家超長期特別國債和柴油貨車淘汰、氫能貨車及新能源公交車示范補貼。
近日,公司監理的上儲能源共享儲能電站項目60臺電池艙和30臺PCS艙全部就位。監理人員全過程嚴把質量、安全關:進場查合格證、方案,吊裝旁站監督,協同解決場地與設備難題,順利完成關鍵節點。項目由此轉入電氣安裝、調試階段,為后續并網奠定堅實基礎,續寫與上儲能源合作新篇章。
援湯加2250千瓦風電項目順利移交,國王圖普六世剪彩,中國商務部、葛洲壩電力公司與湖南院合作完成。項目年供電3.61吉瓦時,占湯加可再生能源26.65%,已發電2.86吉瓦時,可替代800噸柴油,緩解10萬人用電壓力,減排二氧化碳1536噸,成為湯加最大綠色能源工程,助力島國可持續發展。
河北省發改委近日發布《河北省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旨在規范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運營,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公開征求意見將持續至8月21日。
近日,由我國主導制定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接入低壓直流系統及用例》國際標準正式發布。該標準是光伏直流領域的首個國際性規范,為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規?;瘧煤托滦团潆娤到y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將促進全球清潔能源技術的進一步普及。
近日,北京星川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星川新能源”)在安徽省合肥市布局的高功率電池項目一期圓滿完成建設任務,正式宣告竣工投產。這一里程碑式的進展,標志著星川新能源在新能源電池領域的布局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近日,從阜陽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傳來重要消息,安徽世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推進的年產2GWh鋰離子動力及儲能電池廠項目,其環境影響報告表已正式進入審批前的公示階段。這一動態標志著該項目在環保合規性審查上邁出了關鍵一步,為后續的建設與投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鈉壹新能源近日再次成功獲得東南亞市場的鈉電池訂單,展現了其強勁的市場競爭力。該公司推出的鈉離子摩托車啟動電池以接近鉛酸電池的成本,提供與鋰電池相媲美的性能,迅速贏得了東南亞市場的廣泛認可。
國家能源局近期發布多項政策,旨在深化配電機制創新,拓展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模式,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通過完善綠色能源消費制度體系,健全新能源治理體制機制,以及推動新能源下鄉,國家能源局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
廣東省新能源循環經濟零碳智慧產業園廣州總部項目于2025年7月21日在廣州花都奠基,預計2027年6月前投產。該項目作為廣東省2025年重點建設項目,將建設2GWh新型儲能智造中心、年處理6萬噸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中心等設施,致力于打造集科技創新、智能生產、生態循環于一體的零碳智慧產業園,助力大灣區新能源循環經濟的發展。
廣東德慶縣人民政府于2025年7月18日印發《德慶縣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將優化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開發模式作為實現碳達峰的重要抓手。方案提出通過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推動用能方式轉變、加強資源綜合利用等多方面措施,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為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近日,遠東電池資深合伙人、遠東電池江蘇執行總經理程超率隊拜訪鑫享電港科技有限公司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光儲充換一體化綜合能源服務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及能源系統解決方案。
2025年7月18日,四川省射洪市人民政府與藍固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年產1萬噸電子專用材料及核心關鍵材料項目合作協議書。此次項目的成功簽約,標志著射洪在未來固態電池產業涉及的三大關鍵材料(三元正極、金屬鋰負極、固態電解質)已全部完成布局,為下一步培育引進固態電池產業項目,實現產業彎道超車蓄勢賦能。項目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50億元,年稅收2.6億元,創造就業崗位400余個。
近日,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在長春市新湖鎮榆樹村成功完成“構網型車網互動(V2G)充電樁”離網運行試驗。該試驗以一輛民用新能源汽車作為移動儲能電源,成功為12千瓦農用水泵連續供電3.1小時,滿足了4畝水田的當日排灌用電需求。此次試驗探索了主網故障時臺區主動離網運行的新機制,展現了新能源汽車從“儲能載體”向“可用電源”的功能躍升。
2025年7月18日,中廣核和田洛浦20萬千瓦/80萬千瓦時獨立新型儲能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達5.34億元,核心采用磷酸鐵鋰電池技術,規劃建設200MW/800MWh儲能電站。項目的落地將進一步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
2025年上半年,新疆在儲能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新增儲能并網規模達到2.5GW/8.3GWh,位居全國第二,其中鋰電在儲能技術中占比達96%。得益于新型儲能的發展,新疆電網新能源利用率提升了4.6個百分點。這些儲能設施在用電低谷時儲存新能源電力,高峰時釋放,有效平抑了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保障了電力的穩定供應。
7月18日,臺兒莊區公示潮實新能源年產5萬噸鋰電正極材料項目環評。項目位于臺兒莊經濟開發區,占地約2.4萬平方米,分兩期各建2.5萬噸生產線,共安裝32臺高混機、輥道窯、破碎除鐵等設備,以碳酸鋰、四氧化三錳為原料,經混料—燒結—破碎—除雜流程,最終形成年產5萬噸鋰電池正極材料產能。
紫金礦業近日成立全資貿易子公司"福建紫金礦業貿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達10億元人民幣。新公司將開展金屬礦石貿易、新型功能材料銷售及電池等新能源相關業務,標志著集團向產業鏈下游延伸的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