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狀氧化物正極(鈷酸鋰材料,LiCoO2;三元材料,LiNi1-x-yMnxCoyO2等)是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汽車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從晶體結構角度,這類材料中鋰離子和過渡金屬離子交替占據在由氧離子立方密堆積形成的骨架中,具有很高的能量儲存密度。但另一方面,當結構中鋰離子大量脫出后,氧離子由于缺乏鋰離子電荷屏蔽導致層間滑移產生不可逆相變或失氧,材料性能快速衰減。因此,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的儲鋰能力難以被完全利用。鈷酸鋰材料通過摻雜可提升充電電壓,但高含量惰性元素摻雜又會降低能量密度,而且更高電壓下電池體系也面臨電
本申請提出了一種低硫高鋅氧化物的還原熔煉方法,低硫高鋅氧化物與第一還原劑在第一還原區進行初步還原,得到初步還原物料;將初步還原物料在第二還原區內與通過射流噴吹進入的富氧氣體以及碳質還原劑進行深度還原反應,得到含鐵金屬物料以及含鋅蒸氣;含鋅蒸氣冷凝后產出粗鋅液;粗鋅液精餾得到精鋅;其中第一還原區和第二還原區內CO與CO2體積比為20?35:1。本申請中低硫高鋅氧化物通過初步還原和深度還原,實現低硫高鋅氧化物的徹底還原并回收到含鐵金屬物料,同時大幅提高了鋅金屬的還原率,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生產經濟效益。
1.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簡介;2. 熱噴涂SOFC材料與技術研究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鈷鎳氫氧化物原料鐵、鈧分離的方法,涉及濕法冶金技術領域。本發明采用在酸性條件下、以適量過氧化氫還原浸出鎳鈷、在反應結束后調節料液pH值,使鐵與鈧共沉淀形成混合渣析出;將此混合渣以硫酸與氧化劑完全溶解、溶液打入高壓釜內,在一定的氧氛壓與溫度作用下,將溶液中的亞鐵轉化為不溶性的水合氧化鐵紅、而鈧依然留在溶液中,此時調節溶液的pH值、繼而沉淀出較為純凈的氫氧化鈧。
本研究制備了含稀土氧化物(CeO2)的固體聚合物電解質導電材料。當材料中CeO2含量為8wt.%時,材料的結晶度大大降低,材料內部的無定形區域增加,有效地促進了離子傳輸,提高了離子電導率,增加了鍵合過程的峰值電流,提高了鍵合效率。 (PEG)10LiClO4-8%wt.CeO2和鋁箔的鍵合界面清晰,無氣孔或缺陷,鍵合界面抗拉強度達到8.32MPa,拉伸斷裂發生在鍵合母材處。因此,本研究制備的固體聚合物電解質具有良好的鍵合性能,陽極鍵合后可形成理想的鍵合界面。
陳常連,武漢工程大學教授,長期從事高性能碳化硅陶瓷膜的技術研發工作。先后承擔并完成了湖北省技術創新專項重大項目“超濾/納濾膜用碳化硅粉體的制備、表征及其原位成膜工藝,完成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一項,承擔 2020 湖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高性能柴油車排氣后處理系統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工作任務多項;
姜交來,中物院材料研究所,鈾氧化物的光譜快速檢測方法研究,激光的熱效應容易誘導UO2向U3O8氧化以及U3O8燒蝕;可采用激光拉曼光譜方法識別不同種類的鈾氧化物,但要注意測量條件的選擇;提出了一種用于微量鈾氧化物檢測的SERS方法,采用化學轉化策略,以氧化銀為增強試劑,能檢測出納克級的鈾氧化物,在核反恐、核應急等領域具有一定應用前景。
西南科技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入選四川省高層次人才計劃。長期從事復雜環境中鈾的光電分離研究,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Nat. Commun.、 Adv. Mater.等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 H因子為28,主編專著2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四川省重大科技專項等項目1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