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屬于自動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控制永磁電動滾筒的電路,用于控制永磁無刷電動滾筒。
背景技術:
2.永磁電動滾筒的內部采用高性能硬磁材料組成復合磁系、具有磁場強度高、深度大、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需維修、不消耗電力,常年使用不退磁等特點。永磁電動滾筒可用于水泥、磁選、礦山、鋼鐵、化工、耐火材料、垃圾處理等行業中的選鐵,與固定皮帶輸送機配套使用代替主動輪,也可與專用皮帶輸送機配套。
3.永磁電動滾筒的運動由永磁同步電機控制,永磁同步電機至少引出三根控制線,即u、v、w三相,這三相也就是永磁同步電機中定子繞組引出的,這三相會和本實用新型中圖5所示驅動電路中的m1-u、m1-v、m1-w連接。主控芯片通過驅動、控制圖5的驅動電路產生定向旋轉磁場,定向旋轉磁場作用于永磁同步電機的定子,該旋轉磁場與轉子上永磁體的相互作用使得轉子按指定方向轉動(正轉或者反轉),從而實現對永磁同步電機的控制。
4.現有的永磁無刷滾筒多采用方波控制,方波控制方式的優點是控制算法簡單、硬件成本較低,使用性能普通的控制器便能獲得較高的電機轉速;缺點是轉矩波動大、存在一定的電流噪聲、效率達不到最大值。方波控制適用于對電機轉動性能要求不高的場合,而且容易引起滾筒發熱。
技術實現要素:
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難題,提供一種控制永磁電動滾筒的電路,實現在滾筒內部較小空間內的緊湊布置,而且提高效率,減少滾筒發熱,增加可靠性和抗干擾能力。
6.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7.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控制永磁電動滾筒的電路,所述控制永磁電動滾筒的電路包括:主控芯片以及與其連接的通訊模塊、光電輸入模塊、adc采集模塊、電源模塊、模式指示模塊、模式選擇模塊、總線檢測模塊、電機驅動模塊和剎車控制模塊。
8.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
9.所述主控芯片通過通訊模塊接收控制主機發送來的串口數據,同時,主控芯片通過電機驅動模塊驅動永磁電動滾筒。
10.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
11.所述主控芯片采用stm32f303re芯片。
12.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
13.所述通訊模塊采用max485芯片,并在max485芯片的第7引腳連接有下拉電阻,在max485芯片的第6引腳連接有上拉電阻。
14.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
15.所述電機驅動模
聲明:
“控制永磁電動滾筒的電路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