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術涉及施工工程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螺旋樁基礎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2.現澆螺旋樁采用特制的螺旋式樁機進行施工,通過螺紋式鉆桿旋轉擠壓土體,鉆桿提升過程中隨即泵壓混凝土而形成樁體。與打入式預制樁相比,螺旋樁具有施工噪音低、無振動,對已施工的樁無影響等特點;螺旋樁由于樁身周表面帶螺紋、成孔時無泥皮,樁端無沉渣,因此施工過程中能有效防止塌孔、斷樁、縮徑等質量問題的發生。
3.現有的螺旋樁由于素混凝土樁身長期埋設在地基中,受到周圍地基的影響,在地基土層不均勻沉降,特別是在臺風、洪水、地震等各種形式的自然外力作用下,混凝土螺旋樁受到各種復雜多變的載荷,容易出現開裂甚至斷樁的問題。發明人認為現有的混凝土螺旋樁在抗開裂性能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4.為了提升螺旋樁基礎的抗裂性能,本技術提供一種螺旋樁基礎及其施工方法。
5.本技術提供的一種螺旋樁基礎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螺旋樁基礎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確定打樁點,測量放線、標高;步驟2,制備混凝土拌合料;步驟3,在地基上對準打樁點采用螺桿鉆桿鉆孔;步驟4,當鉆至預定設計深度后,停止鉆孔;采用后退式注漿的方法,反向旋轉提升螺桿鉆桿,同時向螺桿鉆桿內泵送混凝土拌合料,當鉆桿提到螺紋部分頂面的設計高度時,螺桿鉆桿再次正旋轉或直接提升至設計樁定標高;螺旋樁灌注完成;步驟5,靜置養護28-30d,得到混凝土螺旋樁;所述步驟2中,混凝土拌合料包含以下質量份的原料:水泥200-250份;中砂400-450份;碎石520-560份;水136-166份;粉煤灰50-70份;減水劑5-7份;緩凝劑2-3份;酚醛樹脂20-30份;聚丙烯酰胺10-15份;改性聚丙烯纖維50-60份;所述改性聚丙烯纖維由纖維混合液制得,所述纖維混合液包括以下質量份的原
料:聚丙烯纖維10-15份;超短黃麻絲30-35份;木質纖維素8-10份;環氧樹脂5-8份;水40-50份;所述改性聚丙烯纖維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聚丙烯纖維、超短黃麻絲、木質纖維素、環氧樹脂和水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纖維混合液;s2:將纖維混合液擠出至凝固浴中,得到凝膠狀改性聚丙烯纖維;s3:將凝膠狀改性聚丙烯纖維沖洗、干燥后,得到改性聚丙烯纖維。
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混凝土中加入酚醛樹脂、聚丙烯酰胺和改性聚丙烯纖維三種物
聲明:
“螺旋樁基礎及其施工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