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質情況和采礦方法簡述
臨沂會寶嶺鐵礦是一個日采礦量1.2萬t的大型鐵礦。礦體分為南北兩條礦帶,平行展布,相向而傾,表現為不對稱向斜構造特征。礦體呈急傾斜構造,礦帶頂底板圍巖為黑云角閃片巖或黑云變粒巖。北礦體分為N1、N2兩條礦體,采用分段空場、嗣后充填法進行開采。中段高度70m,劃分為3個分段。礦房沿礦體走向布置,各分段在礦體下盤開鑿沿脈,沿脈上每隔60m掘進一條穿脈進入礦體,在礦體中部施工一條鑿巖道。各分段鑿巖道內采用Simba H1254型中深孔鑿巖臺車施工上向扇形中深孔,孔徑76mm。分段爆破,中段底部采用4m3鏟運機出礦。其中-410~-340m水平正在開采,礦體傾角75°~89°,礦體厚度15~30m,大小礦房間隔布置,大礦房長64m,小礦房長44m,礦房間保留6m永久性礦柱。礦房開采完畢后,采用廢石或全尾砂充填。具體采礦方法見圖1。
礦山采用粉狀銨油炸藥爆破,利用BQF-100裝藥器進行連續裝藥。
圖1 -410m水平北礦體標準采礦圖
2 大塊造成的影響
各分段中深孔爆破后,集中在中段底部出礦。出礦由4m3鏟運機將礦石從采場內倒運至礦石溜井內卸載。礦房內大塊對生產造成的影響如下:
(1)鏟運機將采場內的大塊鏟運至指定大塊堆放地點,或將礦石倒往溜井后,將溜井上口的大塊鏟運至指定地點。大塊的倒運過程占用了大量出礦能力。
(2)對大塊進行集中爆破破碎,每次破碎必須進行爆破警戒、起爆和爆后通風。整個爆破過程費時至少一個小時,在此期間臨近礦房不能進行出礦作業。
(3)二次破碎的火工品消耗巨大,經濟成本較高。
(4)部分大塊塊度過大,鏟運機無法倒運,只能在出礦口上直接爆破。爆破過程必須停止該礦房鏟運機出礦。
(5)部分大塊懸于出礦口上口,只能采用竹竿挑裝炸藥進行爆破。爆破效率低下,而且危險性很大。
3 大塊產生的原因
經過對現場地質條件、中深孔設計和施工、爆破裝藥、現場出礦組織進行調查分析,認為產生大塊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不良地質條件
不良地質條件包括節理和斷層。節理和斷層構成了巖體的不連續面,破壞了巖體的連續性。不連續面導致的大塊分為爆破大塊和垮
聲明:
“分段空場法降低礦房大塊率的措施”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