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金銅氧化礦石銅品位0.88 %,金品位1.76 g/t,礦石氧化率為87.50 %。金礦物主要為自然金、銀金礦,銅礦物以氧化銅礦物為主。針對礦石性質,進行了堆浸浸銅、氰化浸金試驗研究,考察了堆浸粒度、硫酸用量等堆浸條件及磨礦細度、氫氧化鈉用量等氰化浸金條件對回收指標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最佳條件下,采用硫酸法堆浸浸銅—氰化浸金工藝,銅浸出率為81.79 %,金浸出率為95.00 %。
關鍵詞:金銅氧化礦石;堆浸;氰化;矽卡巖型;硫酸
中圖分類號:TD953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1277(2020)07-0068-04 doi:10.11792/hj20200714
在國內的銅礦資源中,氧化銅礦約占四分之一,不僅大多數銅礦床上部有氧化帶,而且有的已經形成獨立的大中型氧化礦[1]。中國氧化銅礦選礦技術已有50多年的歷史,在處理類型繁多、性質復雜的氧化銅礦的過程中,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但是,由于國內氧化銅礦多具有品位低、嵌布細、含泥多、處理難等特點,使得難選氧化銅礦成為選礦領域的一個難題[2-3]。氧化銅礦石相對硫化銅礦石來說,性質較復雜,處理難度較大,浮選成本較高,且選別指標不太理想;而浸出工藝具有的投資少、成本低、污染小等優點有力地推動了氧化銅礦石資源的開發利用[4-6]。本次試驗針對某金銅氧化礦石,進行了堆浸浸銅—氰化浸金試驗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浸出指標,為該礦石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了技術依據。
1 礦石性質
1.1 化學成分及礦物組成
礦石中金屬礦物相對含量為11.72 %,以金屬氧化物為主,占11.05 %,主要為褐鐵礦、磁鐵礦及赤鐵礦,其次為孔雀石、赤銅礦、菱鐵礦及菱錳鐵礦、硅孔雀石等;金屬硫化物主要為黃鐵礦、磁黃鐵礦、黃銅礦及少量斑銅礦等,相對含量合計為0.67 %。脈石礦物占88.28 %,以輝石類為主,其次為碳酸鹽類礦物。金、銅為有價元素,其中金品位為1.76 g/t,銅品位為0.88 %;金礦物種類為自然金、銀金礦,銅礦物以氧化銅礦物為主。礦石氧化率為87.50 %。礦石工藝類型為矽卡巖型金銅氧化礦石。原礦化學成分分析結果見表1。
1.2 銅礦物工藝特征
原礦銅物相分析結果見表2。
對礦石中主要銅礦物的嵌布狀態進行了鏡下統計分析,結果表明:氧化銅礦物多嵌布在脈石礦物裂隙,部分
聲明:
“某金銅氧化礦石堆浸浸銅—氰化浸金試驗研究”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