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鋁河南洛陽鋁加工有限公司(下稱洛陽鋁加工)通過聚集協同合力、練就打贏能力,歷經近二十年不懈拼搏和持續奮斗,終于實現了年產10萬噸這個夢寐以求的達產目標。2021年,提前16天完成達產和年度計劃目標,書寫了公司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光輝一頁。
10月25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中南大學、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東北大學、廣東省科學院、廣晟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稀土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武漢科技大學、鎳鈷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冶金設備學術委員會、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廣東省科學院稀有金屬研究所、國家環境保護礦冶資源利用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承辦,深圳市蘭科環境技
為強化尾礦庫分類分級環境監管,筑牢防范尾礦庫環境風險底線,按照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要求,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制了《尾礦庫環境監管分類分級技術規程(試行)》(以下簡稱《技術規程》),指導各地精準劃分尾礦庫環境監管等級。
“雙碳”目標的完成對我國具有經濟意義、政治意義。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推進,前碳排放總量大,且目前仍呈上升趨勢。我國既要保障經濟增長,又要實現規定時間內“碳達峰、碳中和”任務,面臨著挑戰。重壓之下有助于我國從“高增長”向“高質量” 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而積極參與全球碳排放治理體系對提升國際話語權意義重大。
為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和《關于“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意見》,我委印發了《關于開展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的通知》(發改辦環資〔2021〕438號,以下簡稱《通知》)。經各地發展改革委審核推薦、專家評審、網上公示等程序,確定了40個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和60家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骨干企業(詳細名單見附件)。
2021年12月28日,為紀念鋰業分會成立十周年,同時推動鋰產業在“雙碳”目標建設下,全面貫徹落實節能減排,綠色發展之路,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主辦的以“鋰與生活 鋰想世界”為主題的2021年中國(成都)鋰業分會成立10周年紀念大會暨鋰產業鏈高峰論壇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
“氫氣一燒成了水,根本不會排放碳!”內蒙古賽思普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勇表示,從“碳冶金”到“氫冶金”,鋼鐵工業有望摘掉高碳排放、高污染、高能耗的帽子。
日前,中國移動西藏公司與西藏巨龍銅業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拉薩簽署協議,聯合成立青藏高原“高原5G智慧礦山融合創新實驗室”,這是我國高原地區首個5G智慧礦山融合創新實驗室。
擴大鋁應用,增加鋁消費,始終是鋁工業發展的一件大事。近年來,汽車輕量化的發展為擴大鋁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相關機構預計,到2025年,汽車整車較2015年將減重20%,單車用鋁量達到250kg;到2030年,較2015年將減重35%,單車用鋁量達到350kg??梢?,未來汽車輕量化鋁應用市場不容小覷。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由中冶有色技術平臺、中冶有色技術網、中國有色金屬智庫利用自有的專家資源優勢,組成專家組共同開展的“有色金屬礦山設備產品級別評定會”于2021年12月16日下午線上舉行,經專家組推薦,本次級別評定會組長由黃萬撫教授擔任。
全球搶礦、巨頭轉身;全球芯痛、中國領跑;巨資召回、市值起飛;綠電點亮、回收風起;創新先行、儲能快跑……2021年,電池新能源行業陣痛與希望并存。
2021年4月22日,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曝光了新余市“礦山開采違法行為亂象叢生、生態修復嚴重滯后”問題的典型案例。新余市針對曝光問題高度重視,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雙組長的調查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將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納入市委常委會固定議題進行調度,大力開展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全市礦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礦山重新披上“綠裝”換新顏。
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科學技術部、自然資源部近日印發的《“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原材料工業保障和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增加值增速保持合理水平,在制造業中比重基本穩定;新材料產業規模持續提升,占原材料工業比重明顯提高;初步形成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優布局、更加綠色、更為安全的產業發展格局。
近日,中汽數據有限公司(中汽數據)在必和必拓支持下發布了《2021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這是中汽數據連續第7年發布《報告》。
煙臺移動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立足區域實際,積極探索以“數智生產力”賦能礦山作業的方法路徑,推動礦山作業向智能化、數字化不斷加速轉型,讓礦山作業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中心潘復生主任指出,鎂基儲氫材料是金屬固態儲氫材料中儲氫密度最高的材料之一,鎂合金電池是極有潛力的新一代電池,已開始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據潘復生介紹,下一步將要對產品進行深度及廣度的產業化研發和推廣,快速地進入我國氫能及電池應用市場。事實上,除了燃料電池外,鎂在新能源汽車也是潛在爆款利用品種。
由中冶有色技術平臺、中冶有色技術網、中國有色金屬智庫利用自有的專家資源優勢,邀請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李緒忠(教授級高工)、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邵立南(高級工程師)、中國瑞林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夏安林(主任)、長春黃金研究院有限公司——遲崇哲(高級工程師)、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劉晨明(研究員)、金川集團金川鎳鈷研究設計院——歐曉?。ǜ呒壒こ處煟?、江西銅業鉛鋅金屬有限公司——曾勇(安環技術負責人)、中金嶺南韶關冶煉廠——曾平生 (廠長)、赤峰富邦銅業有限責任公司——任利民(
12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聯合印發《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聚焦重點行業,實施廢水循環利用提升行動,穩步推進廢水循環利用技術改造升級。
中國電動汽車發展勢頭強勁,普及速度已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為了更好、更快地實現節能減排目標,2016年,工信部頒布的一個法規草案要求,在華汽車制造公司在2018年需將公司8%的產能轉移至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領域,2019年這一比例宜提升至10%,而2020年這一比例應進一步提升至18%。
12月23日,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鄒來昌一行3人到訪有研資環,高品質有色金屬綠色特種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有研資環副總經理溫建康陪同座談交流。 鄒來昌一行實地參觀了有研資環展廳和實驗室,溫建康全面介紹了有研資環的發展歷程、主營業務等情況。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的決策部署,按照《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辦法》及《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評價工作指南》和有關工作要求,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啟動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優化整合工作,對現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進行評價刪選,最終,全國348家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經過優化整合評價后,有191家入選新序列管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12月29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常國武副司長在回答記者關于稀土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提問時表示,“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將鼓勵稀土企業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開展兼并重組,支持稀土企業集團向下游產業鏈延伸,提升自身發展能力和品牌影響力。支持優勢地區,加快轉型升級,打造稀土產業集群。?
在中國礦企紛紛布局海外“鋰”資源之際,國內傳來好消息。12月23日,從青海省地質調查院獲悉,其地質科研人員在馬爾康-雅江-喀喇昆侖巨型鋰礦帶的青海省巴顏喀拉地區,發現印支期稀有金屬鋰、鈹和鎢、錫成礦相關的花崗巖-偉晶巖帶。這是青海地區首次發現此類型的礦床,該區塊也有望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稀有金屬礦產資源基地之一。
28日從國家能源局獲悉,為保障2022年能源安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建設能源強國,國家能源局近日作出六項具體部署。這是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日前舉行的2022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介紹的。他表示,能源行業要深刻認識當前能源發展改革的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突出問題導向和系統思維,注重提高供給保障能力,提高調節平衡能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立足基本國情穩步推進能源轉型變革。
在《“十四五”原材料工業規劃》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馮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工信部已聯合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共同編制了有色金屬、建材以及石化化工、鋼鐵等行業的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重點行業碳減排實施路徑和具體任務安排,后續將按統一要求和流程陸續發布。
菲律賓一名官員周二表示,菲律賓解除了對銅、金、銀和復雜礦石露天開采的四年禁令,這是政府試圖振興該行業的第二個里程碑式的政策舉措。礦業和地球科學局局長威爾弗雷多·蒙卡諾說,環境和自然資源部長羅伊·西馬圖已簽署行政命令,解除禁令。
4月23-25日,由南昌航空大學、蘭州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江蘇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浙江巴頓焊接技術研究院、河南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省部共建有色金屬先進加工與再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先進焊接與連接國家重點實驗室、航空構件成形與連接江西省重點實驗室、先進焊接技術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有色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沖擊環境材料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聯合相關單位共同主辦,江西省機械工程學會、重慶科技學院、蘇州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主辦,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二
近日,在寶武清能的大力協同下,寶武重工馬鋼重機歷時4個月艱苦奮戰,順利完成首臺(套)30Nm3/h堿性水電解槽的制造裝配,經過氫、氧等流道通暢性檢查、氣體壓力測試、密封性檢測等規范程序的嚴格檢驗,產品質量達到設計要求并具備出廠交付用戶的條件。
12月22日,中礦資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礦資源)全資子公司中礦資源贊比亞地質工程公司位于贊比亞首都盧薩卡省的卡希希銅金礦采選合作項目(一期工程)竣工投產。 據了解,卡希希銅金礦采選合作項目是中礦資源與大冶開元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開發的第二個礦山項目。該項目于2021年5月份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已完成斜坡道掘進工程260余米、平巷掘進工程110余米,日處理礦石量350噸規模的選礦廠已全部完工,并完成安裝調試正式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