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10月26日消息,智利政府修改一項礦業特許權使用費提案,取消對大型礦商征收與銅價(第五屆中國銅工業科學技術發展大會?)掛鉤的更高稅率條款,同時對大型礦商實行1%從價稅率。最初的法案于7月提出,遭到國際礦商必和必拓和安托法加斯塔的批評,他們表示,這將影響全球最大銅生產國智利的競爭力以及投資。
近日,顏料龍頭企業百合花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實控人陳立榮定增募資不超過11.77億元,投向年產40000噸磷酸鐵鋰項目等4個項目,并通過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布局新能源材料( 中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第五屆學術會議?)業務,從而形成“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雙主業的業務結構。
“隨著以5G通信、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煤炭行業融合創新,對煤炭行業全面提升產業層次、形成產業競爭新優勢、提高經營質量起到積極推動作用?!苯?,內蒙古自治區煤礦智能化建設經驗交流及技術創新論壇在鄂爾多斯康巴什順利落下帷幕。三一國際(00631.HK)旗下三一智礦的智能化工程運營解決方案總監藺彪在論壇上表示,智慧礦山(全國金屬礦山綠色智能選礦工藝與裝備技術交流會?)建設將推動煤炭行業發展步入新常態,促進其高質量、高效益發展。
移動式碎石機可以攜帶的設備類型很多,包括但不限于顎式碎石機、沖擊式碎石機、圓錐式碎石機、制砂機等。接下來介紹一下移動破碎機(第二屆金屬礦山采礦設備供應商大會暨標準討論會?)組合種類以及如何正確選擇移動破碎機:
日前,格林美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在動力電池回收等業務帶動下,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經營業績同比實現較大幅度增長。格林美動力電池回收(2022全國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及再生利用交流會?)業務的高速成長也成為當下這一行業快速發展的縮影。
在過去的三十多年中,金屬增材制造技術(俗稱金屬3D打?。┛焖侔l展,對航空航天、汽車、國防、化工、醫藥、能源等領域產生了深刻變革。激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亦被稱作激光選區熔化)是其中最廣泛使用的技術之一。然而,迄今為止,學術界對激光-物質相互作用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對激光熔化模式的定義仍然很模糊、尚未達成共識。這使得制造無缺陷、微觀結構可控的構件仍有困難,限制了激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行業的進一步突破。
隨著高新科技的不斷發展,先進陶瓷粉體及制品在某些高技術領域已成為關鍵材料和瓶頸材料。例如在鋰電行業,一些陶瓷材料(鋰電材料制備與標準化應用技術研討會?)恰恰在其生產鏈中充當了重要角色,這些材料有的是直接成為電極、隔膜材料,有的成為了封裝材料,還有一些則成為生產環節的輔助材料,這些陶瓷材料市場也因為鋰電而風生水起。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生產一塊鋰電池需要用到哪些陶瓷材料。
近日,雅保公司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市宣布,其子公司Albemarle Lithium UK Limited于今日順利完成對廣西天源新能源材料公司2億美金(約合人民幣14億元)的收購。 據了解,廣西天源擁有一座鋰轉換工廠,設計年轉化能力高達2.5萬噸LCE,可以生產電池級碳酸鋰(第二屆全國鋰電材料標準化在線報告會?)和氫氧化鋰。
寧德時代不止動力電池快速出海,在儲能領域,出海的步伐也在加速。10月26日,寧德時代儲能(第三屆全國釩鈦資源與儲能科技大會?)全場景解決方案首次亮相澳大利亞全能源展(All Energy Australia)。該展會是澳大利亞規模最大、最受關注的清潔能源展會,于10月26日至10月27日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
??當地時間周四,澳洲鋰礦商Core Lithium發布聲明宣布,公司與特斯拉就采購鋰礦(鋰資源集約化開采與精深加工及再生利用專題技術培訓班?)所簽訂的承購條款協議已經于當地時間10月26日過期,雙方未能敲定最終協議。
采礦業依靠數量相對較少的巨型礦床來推動增長,而這種性質的新發現卻很少。MINING.COM利用其姊妹公司Miningintelligence的數據,根據現有價格計算礦產資源的總價值,列出了全球十大最富有的工作基地和貴金屬礦山(第二屆金屬礦山采礦設備供應商大會暨標準討論會?)。
近日,西安市人民政府發布《西安市“十四五”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根據《西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創新引領,結合西安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實際,制定本規劃,規劃期限為2021—2025年。規劃明確發展重點:聚焦產業強、企業強、創新強、品牌強、融合強“五強”目標,做強電子信息制造、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制造(新能源材料分析檢測技術產學研合作高峰論壇?)、食品和生物醫藥等6大支柱產業,突出支柱產業核心地位,明確發展方向和目標。
據不完全統計,僅2022年就有多家鈉離子電池產業鏈公司先后獲得多輪融資,加速鈉離子電池(2022全國電池正/負極材料產學研合作高峰論壇?)產業化步伐,其中鈉離子電池硬炭負極材料生產商佰思格年內已連獲3輪融資,投資方包含電池企業蜂巢能源、雄韜股份。
10月29日,盛虹集團儲能總部項目正式簽約落戶蘇州吳江。該項目規劃產能規模50GWh,將分期進行建設,總投資額200億元。其中一期將建設16GWh新型鋰離子儲能電池(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技術與設備研討會?)項目,投資額125億元,建成后可實現利稅近30億元。
今年以來,?米拉多銅礦(第五屆中國銅工業科學技術發展大會?)多措并舉,克服重重困難,確保生產經營穩中向好發展態勢。1至9月份,選礦處理量完成年度計劃的78%;銅精礦含銅量、含金、含銀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87.08%、98.36%、123.14%。截至目前,該礦已全面超過2021年全年完成量,再創歷史新高。
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向晉在ABEC 2020│第8屆電池“達沃斯”論壇上預測,混合固液電池有望在5年內實現規模量產,全固態電池(2022全國電池正/負極材料產學研合作高峰論壇?)預期在5-10內實現商業化應用。
外媒消息:10月31日,全球最大的上市銅生產商美國礦業集團Freeport-McMoran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Richard Adkerson表示,為快速鋪開電動汽車、可再生電力和架空電纜,全球對銅(第五屆中國銅工業科學技術發展大會?)的需求激增,將導致銅供應短缺。銅短缺可能會延緩全球經濟電氣化和減少碳排放計劃的進展。
獲悉,10月30日下午,全球功率最大、容量最大的液流電池儲能(第三屆全國釩鈦資源與儲能科技大會?)調峰電站在遼寧大連并網發電。該電站達百兆瓦級,由大連化物所儲能技術研究部(DNL17)李先鋒研究員團隊提供技術支撐。
在全球碳中和目標下,清潔能源將逐步替代化石能源,風電、光伏發電成為新能源的絕對主力,隨著新能源發電占比的提高,儲能(第三屆全國釩鈦資源與儲能科技大會)的需求進一步提高。儲能在發電側、電網側、用電側,都有廣泛應用,可以很好地解決新能源發電,不穩定性、隨機性、間歇性等問題。
近日,湖北省自然資源廳發布《湖北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诽岢?,到2025年底,資源利用效率達到新水平。礦山結構進一步優化,力爭2025年底有效正常生產礦山總數不超過2000家、在產礦山大中型占比達到25%以上,形成以大中型礦山為主體的開發格局,礦產資源(金屬礦產資源綠色低碳發展高峰論壇暨第八屆有色環保學委會換屆會議?)綜合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
聚芳醚腈(PEN)是一種線性芳香高分子,包含大量剛性芳環以及氧醚鍵或硫醚鍵,具有很高的耐熱性、耐腐蝕、阻燃性、機械強度、防紫外線(抗輻射)和抗蠕變性,廣泛應用于電子、機械制造、汽車零部件、航空航天及國防軍事等領域。?
近日,國家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下發《關于開展〈智能礦山建設規范〉貫標試點工作的函》,西藏玉龍銅業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錫鐵山分公司被確定為《智能礦山建設規范》行業標準貫標試點單位。
據獲悉,力神電池在準備融資上市之外,或許又在謀劃另一資產重組方向。同為中國誠通旗下企業,美利云將通過購買力神子公司從造紙行業跨入鋰電池(全國鋰電池正極材料制備與實驗室儀器裝備?)!
鋰是鋰離子電池(LIBs)的必需元素,因為它具有很低的等效重量( 6.94g/F)和非常高電化學電位(-3.04 V)。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用于便攜式電子產品、電動汽車和大規模能源系統的鋰離子電池呈指數增長,導致對鋰資源(鋰資源集約化開采與精深加工及再生利用專題技術培訓班)的需求不斷增加。
鋁材已成為運載火箭中極為重要的關鍵材料,因為鋁合金(第十屆中國鋁工業科學技術發展大會暨第三屆國際鋁工業高峰論壇?)有低的密度與極佳的無與倫比的低溫性能,發射火箭的液氫液氧燃料貯箱是用鋁合金制的,艙段主結構件用的材料也是鋁合金?,F在運載火箭結構材料已進入第四代,即含少量Li的2系、5系合金時代,主要合金為2195、2196、2098、2198、2050。中國在發展航空航天Al-Li鋁合金方面與國外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但可于2025年前后全面趕上或超過他們,成為世界領跑者。
德興銅礦是江銅集團的主力礦山,是亞洲最大、中國第一的露天銅礦。德興銅礦作為智能礦山(全國金屬礦山綠色智能選礦工藝與裝備技術交流會?)建設試點單位,攜手華為成立聯合工作組進行智能礦山頂層規劃,為礦山智能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在“數字江銅”建設中“挑大梁、打頭陣”,助力江銅成為有色行業數字化轉型先行區。
“大挖團”再添驍將徐工自主研制XE5600礦用挖掘機正式下線!填補了國內大型礦用挖掘機(第二屆金屬礦山采礦設備供應商大會暨標準討論會?)400至700噸級產品型譜的空白。
有色金屬采選是不可再生資源,而且伴隨開采過程會產生大量有害物質,如重金屬粉塵、廢渣、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將直接對礦山原生態造成破壞。因此,在國家“雙碳”戰略和“兩山”理論的要求下,綠色開采、提升可持續能力就成了相關采選企業必須解決的重要目標。
獲悉,11月2日,全球資訊機構SNE Research發布數據,2022年1-9月,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全國鋰電池正極材料制備與實驗室儀器裝備?)裝車總量達341.3 GWh,同比增長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