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總投資126億元的華強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在當陽壩陵化工園開工,規劃建設14個子項目,全部投產后年產值111億元、年稅收近10億元。當天啟動的最大單體項目為年產40萬噸合成氨、30萬噸尿素裝置,投資52億元,工期兩年。此前,年產40萬噸電子級過氧化氫等系列項目已先行開工,預計2026年下半年陸續投產,為園區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能。
而內華達州工廠由松下與特斯拉合資建設,規劃年產能為41GWh,于2017年投入運營。待堪薩斯州工廠全面投入運營后,松下在美國的電池總產能將攀升至73GWh。
該探礦權項目涉及礦種為脈石英,勘查區域位于阿勒泰市塔爾浪村周邊,總面積31.4243平方千米,當前處于普查階段。根據出讓方案,勘查投入將嚴格依據中標單位技術方案執行,探礦權有效期設定為5年。
2025年6月中國原鋁(電解鋁)行業呈現結構性調整特征,當月產量達到381萬噸,在去年同期基數上實現3.4%的同比增長。
2025年6月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表現亮眼,當月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9.2%,較上月增速提升1.3個百分點。從累計數據看,1-6月該領域增加值同比增長7.6%,較去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
鑫鉑股份還提到,公司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以及再生鋁項目目前正處于產能爬坡的關鍵階段。由于新項目從投產到穩定運營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因此在當前階段,這些項目尚未能充分發揮其盈利潛力。
2025年7月1日至第二周(共計9個工作日)期間,巴西鋁礦石及鋁精礦的出口裝運量累計達到40.5萬噸。
容百科技在全固態電池正極材料研發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其8系和9系高鎳正極材料已實現噸級出貨。公司規劃2027年完成整車匹配驗證,2030年實現規?;b車應用。硫化物電解質材料的研發同步推進,助力全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
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客車累計出口達2082輛,同比增長45%,市場份額達27.29%,穩居行業第一。這一成績不僅刷新了比亞迪自身的半年度出口紀錄,更在全球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競爭中占據了領先地位。
7月15日,好風光氫能聯合陽明電力與鄂托克旗政府簽署2GW風光氫醇一體化項目投資框架協議,建成后年產80萬噸綠色甲醇,打造從綠電—綠氫—綠醇的全產業鏈閉環,總投資預計超300億元。
7月13日,龍馬控股集團(包頭)20萬噸風電精密鑄造項目正式開工。項目總投資25億元,位于昆區金屬深加工產業園的蒙西(包頭)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項目建成后將實現風電核心部件本地化生產,填補蒙西地區在風電精密鑄造領域的空白,助力包頭打造全國重要的陸上風電裝備產業基地。
近日,新疆第三師圖木舒克市首個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一期200MW光伏電站(含儲能區)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項目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投資、建設與運營,配套60MW/240MWh電化學儲能系統,預計年均發電量3.5億度,可滿足圖木舒克市60%的用電需求。
7月14日,新疆木壘縣召開100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推進會,全力攻堅加速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該項目是自治區重點項目,也是拉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引擎。木壘縣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質量,確保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7月14日,萬潤新能公告終止2023年7月簽署的50億元武漢研發技術中心及產業化基地項目,涵蓋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及氫儲能等關鍵材料的研發及量產。項目因有效期屆滿且未開展,經雙方確認自動終止,公司稱此舉旨在降低投資風險、優化資源配置。
7月10日,昆侖新能承接的常州東方特鋼25MW/50MWh儲能電站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利用閑置場地,配置10套2.5MW/5MWh儲能系統,精準匹配企業峰谷用電需求,預計每年為企業節省數百萬元用電成本,助力鋼鐵行業低碳轉型。
7月14日,樂山電力成都龍泉驛區100MW/200MWh電化學儲能電站成功并網,預計3個月后轉入商業運行。該項目是樂山電力以簡易程序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的募投項目,募集資金凈額19813.37萬元,標志著公司在儲能領域邁出重要一步。
7月15日,廣東建工公告將在新疆阿瓦提縣投建200MW/800MWh構網型獨立儲能電站,總投資7.8億元,占地70畝,建設期僅6個月。項目以0.9747元/Wh的單位成本鎖定長期電價差0.325元/kWh,稅后IRR 6.24%,標志著廣東建工在西北儲能市場的首次大規模落子。
寧波富邦2024年同期凈利潤為-136.16萬元,這意味著公司將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同比大幅扭虧。從虧損136.16萬元到盈利800萬至1200萬元,這一跨越式轉變折射出企業經營管理效能的實質性提升。
使7G50合金在密度降低12%的前提下,抗拉強度提升至580MPa,較傳統6061鋁合金提高40%;疲勞壽命突破200萬次循環,斷裂韌性達到35MPa·m1/2,完全滿足飛行器結構件在復雜應力環境下的長期服役要求。
1-2月合計出口82.3萬噸,同比下降12.7%;3月隨著企業復工復產推進,單月出口量回升至53.1萬噸,但同比仍下滑6.4%;4月受海外庫存消化周期延長影響,出口量再度回落至46.8萬噸;5-6月則連續兩個月保持環比增長態勢,其中6月出口量創年內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