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經開區宋劍湖光電科技港啟動3.76MW/7.524MWh儲能項目,與園區6.168MW光伏長廊、屋頂及車位光伏并網,依托星星充電智慧平臺,打造“光儲充”閉環微網:午間存綠電、夜間釋高峰,削峰填谷、穩供精密產線,并以峰谷套利、需量管理降低用能成本;預計年省電費數百萬元,減碳26%,節煤6600噸。項目成為全市近零碳園區樣本,吸引18家綠色企業集聚,助力常州年內建成71MW光伏、18MWh儲能集群,年減排超4萬噸,為區域“雙碳”目標提供可復制范式。
7月21日,國際鉛鋅研究小組(ILZSG)發布的最新市場監測報告顯示,2025年5月全球鉛市場預計將出現1000噸的供應過剩量。這一數據基于對全球主要鉛生產國和消費國的產量、消費量及貿易流動的綜合分析得出,反映了當前鉛市場供需關系的動態平衡狀態。
近日,國網承德供電公司依托塞罕壩接壩地區豐富的水電和光伏資源,在河北省圍場縣老窩鋪鄉建成了冀北首個百千瓦級“水光儲”微電網。該項目集成400kW水電機組、800kW光伏,并配置鎳氫與鋰電池復合儲能,同時部署邊緣側能量管理系統并接入調度系統。這一項目的建成,標志著冀北地區在新能源微電網建設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為區域能源轉型和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示范。
2025 年 7 月,國網承德供電公司聯合產學研團隊在河北省圍場縣老窩鋪鄉建成冀北首個百千瓦級“水光儲”微電網。該項目集成 400kW 水電機組、800kW 光伏,并配置鎳氫與鋰電池復合儲能,部署邊緣側能量管理系統并接入調度系統。這一創新項目不僅提升了區域供電可靠性,還為分布式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能源轉型提供了示范。
7月5日,鑫和綠能與懷化溆浦城南客運中心聯手啟動380千瓦光儲微電網一期項目,將“光伏+儲能”模式首次深度嵌入交通樞紐:屋頂光伏白天發電、夜間低谷充電、高峰放電,預計年省電費300萬元、減少碳排放288噸,投資回報30%,同時為未來新能源大巴充電預留綠色電力。項目已全面進場施工,鑫和綠能以設計、采購、施工、運維全流程保障質量,打造區域綠色交通示范樣板,并計劃復制到機場、火車站等場景,助推交通領域“雙碳”落地與經濟高質量增長。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與CubicPV聯合研發的鈣鈦礦微模塊近日取得重大進展,其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4.0%,創下該領域新紀錄。這一突破為光伏技術發展開辟了新的可能性,展示了鈣鈦礦材料在太陽能應用中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