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以PM2.5污染治理作為大氣污染防治的主攻方向,把治理重點放在NOx和VOCs減排上,以更多確定性的污染物減排量來沖抵經濟發展帶來的排放增量和氣象條件的不確定性影響,在推動PM2.5濃度繼續下降的同時,防止O3濃度過快增長。
趙鵬,教授,博士生導師,長安大學材料學學科帶頭人,學科責任教授。1995年西北輕工業學院獲硅酸鹽材料碩士學位,2001 獲年西安交通大學電子材料博士學位,2003 年以色列巴伊蘭大學博士后經歷。 長期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與工程教學與科研工作,出版專著 3 部,主編本科和研究生教材 2 部,國內外發表文章 150 多篇,發明專利 100 多項??萍疾?、教育部和陜西省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專家。
1.背景;2.碳排放與炭生產;3.虛擬電廠在炭素生產過程中的構建
?劉其斌,博士,教授,博導,貴州省核心專家,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貴州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院長。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第十屆貴州省政協常委。 2005 年 6 月于大連理工大學博士畢業,2008 年 11 月于四川大學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 30 余項縱向及橫向課題,研究領域涉及電子功能陶瓷、生物醫用陶瓷、激光增材制造高熵合金、新能源材料。
炭素制品均質均等工藝量化技術,馬學曾,北京西瑪通科技有限公司,行業配方相對固定;爐窯技術設計依據熱工不完美;所有制品應對行業用戶需求跟進較慢;所有技術標準不確定性增大;經驗大于科學,落后于行業數據量化生產;非專業性需要轉換專業人員培養;提高產品均質均等超越國際標準;創新速度趕超不了國外和決心及眼界需要打破;煅燒自動化,石墨化智能自動化?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本本主義橫行,期待改善;電解節能勢在必行;為了生存,必須節能;
紀霏,西南交通大學在讀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異種材料的釬焊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