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礦
采礦
選礦
通用
火法冶金
濕法冶金
電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復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廢水處理
大氣治理
固/危廢處置
土壤修復
物理檢測
化學分析
力學檢測
無損檢測
失效分析
環境檢測
綜合
陳龍義,長沙有色院冶金事業部主任工程師。 2022 年,他身兼數職,擔任了6個項目的總設計師,包括南方鋅氧壓浸出、印尼LEI濕法HPAL、廣西譽升二期等重點項目;
沈政昌,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礦物加工設備研究及工程轉化,是我國浮選裝備研究的學術帶頭人,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重大裝備和工程攻關方面成就突出。 創建和完善我國新的浮選裝備體系,對我國礦物加工科技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重大裝備和工程攻關有重大貢獻,推動選礦廠大型化、現代化。大型浮選機技術實現低品位礦產資源的大規模高效利用。 現任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
吳潤華,中國瑞林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大型治金非標準設備及金屬壓力加工領域的一線設計和科研工作。
吳彩斌,江西理工大學 江西省礦業工程重點實驗室,研究領域:礦業工程,環境工程。 【人才及榮譽稱號】江西省金牌教授(教學名師),贛州市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家級項目評審專家. 【學術社會兼職】中國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河北省球磨鋼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有色金屬工程》《中國鎢業》《IJMST》等雜志編委 【主講課程】 本科生:《粉體工程》 研究生:《礦物碎磨原理》 博士生:《分離科學與技術》
中國硅酸鹽學會工藝巖石學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工藝礦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973項目,資源環境組通訊及會議評審專家;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干教師(1996),青年學科帶頭人(1998);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獲得者。
標題:溫建康
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