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在山東的“黃海一號”又搞了件大事:原本只是塊漂在海上的光伏板,7月初他們把兩臺自家做的“水滴”小風機直接焊上去,風、光共用一套骨架,成了全國頭一個抗浪的深遠海風光同場試驗臺。從去年十月下水到現在,平臺先驗證了抗風浪沒問題,這回干脆把風機也塞進同一片海里,省地方、省錨鏈,還能讓風和太陽輪流發電。整套系統跑通后,等于給以后大規模海上“風光共構”打了個樣。
2025年7月9日,金風科技秦皇島北方海上風電產業基地一期項目廠房內,工作人員正為即將到來的投產做最后準備。該基地一期項目投產后,將形成年產2吉瓦海陸風電機組的裝配及總裝能力。整體項目全部建成后,這里將躍升為我國北方最大的海上風電產業基地,同時承擔新能源裝備出口基地的功能,為北方地區海上風電產業鏈完善及新能源裝備國際化輸出提供重要支撐。
2025年7月,楚能新能源先后中標和簽約兩筆海外儲能訂單,總規模接近1.4GWh。其中,340MWh直流側系統訂單將交付至洪都拉斯,超1GWh訂單將交付至歐洲市場。這些訂單不僅展示了楚能新能源在儲能領域的技術實力,也進一步加速了其全球化布局。
金田股份發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4億元至4.0億元,同比增長176.66%至225.48%。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高端產品領域應用的深化、海外市場銷量的提升,以及數字化建設帶來的管理效率優化。
日本計劃2026年在南鳥島海域開展深海稀土泥試采項目,深度達5000-600米。該項目由內閣辦公室海洋創新平臺主導,采用先進管泵技術,有望為電動汽車等高科技產業提供鏑、釹等關鍵材料。
6月26號,海安濱海新區那塊100兆瓦儲能電站并網了,是江蘇院和萬安一起做的,投了快兩個億,占地三十來畝。以后一年能發八千多萬度電,幫南通調峰,還能給110千伏電網兜底,夏天高峰和極端天氣都不慌。
近日,一則來自中國電建(601669)的公告,如閃電劃破全球鋁資源市場的夜空,一場影響深遠的行業變革就此拉開帷幕——其子公司成功中標幾內亞KEBO鋁土礦2800萬噸采礦運輸項目,合同金額高達50.63億元。這絕非普通商業交易,而是中國資本在全球資源舞臺的驚艷“亮劍”,是撬動全球鋁資源供應鏈變革的關鍵“支點。
2025年7月9日,南水北調海西都蘭400MW風電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是中國南水北調集團青海有限公司成立后投資的首個新能源項目,標志著南水北調集團在青海的新能源布局邁出了重要一步。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均綠電供應7.98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62.6萬噸,為推動都蘭縣能源結構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轉變,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作出突出貢獻。
2025年7月11日,珠海冠宇(688772)新獲得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專利名為“卷芯結構及鋰離子電池”,專利申請號為CN202422255268.1。該專利涉及一種新型卷芯結構,能夠有效緩解鋰離子電池的膨脹問題,提高電池的安全性和壽命。今年以來,珠海冠宇已獲得115項專利授權,盡管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4.18%,但公司仍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4年研發費用達14.58億元,同比增長26.82%。
正泰新能獨家為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基地華電135萬千瓦新能源項目(木壘25萬千瓦光伏部分)供應全部光伏組件。憑借這些組件,茫茫沙漠正逐步蛻變為清潔能源的綠洲。木壘25萬千瓦(交流側裝機)光伏項目成效顯著,年均發電量高達4.76億千瓦時。
7月8日,全球第二大汽車運輸船——比亞迪“深圳號”滾裝船,經寧波舟山港和深圳小漠國際物流港南北接力裝船后,搭載6817輛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駛向歐洲。此次靠泊作業創下舟山港和小漠港碼頭投用以來最大噸位、最大載車量雙紀錄,標志著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出口領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近日,汕尾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關于汕尾紅海灣四海上風電示范項目核準延期前公示》。因用海手續等未辦理完成,該項目申請延期一年實施。汕尾紅海灣四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位于汕尾市城區捷勝鎮附近海域,總裝機容量500MW,總投資53.1475億元,建設單位為汕尾明陽瑞善風力發電有限公司。
青海青豫直流工程二期光伏項目取得重要進展,首臺50兆乏分布式調相機順利完成168小時試運行并正式投運。該設備將提升電網穩定性,為西北地區新能源電力外送提供重要支撐。
國內涂料企業麥加芯彩光伏涂料業務取得新進展,已與部分客戶達成合作協議,同時正在接觸海外客戶。該業務標志著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領域的技術突破和市場拓展。
2025年7月8日,華能山東L場址海上風電項目基礎沉樁施工順利完工。該項目是國內在建水深最深、離岸最遠、山東省單機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標志著我國海上風電建設在深海、遠岸區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達17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省標煤5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35萬噸,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中建三局承建的珠海奕源半導體材料產業基地項目(一期)在珠海市金灣區紅旗鎮正式開工。該項目總用地面積約166畝,包含生產廠房、辦公樓、宿舍等設施。作為珠海市2025年重點工程,項目聚焦半導體產業鏈上游,生產合成英石部件、碳化硅功率模組載板等關鍵材料,旨在打造全球競爭力的半導體材料基地,助力金灣區成為珠海大灣區產業新高地的引擎,推動廣東半導體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5年7月8日,由國家電投黃河公司新能源建設分公司負責建設的青海海南州鐵蓋儲能電站正式并網。該儲能電站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光電園區內,是海南州第一批大基地項目海南共和100萬千瓦光伏項目的配套儲能系統。項目采用集中式儲能系統和組串式構網型儲能系統技術方案,建設規模為150MW/600MWh,配套建設一座35千伏開關站,通過35千伏集電線路接入330千伏昕陽變。項目的投運將有效解決區域新能源棄光棄電問題,提高電網調峰能力和新能源消納能力,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上海洗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擬參與競拍有研稀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開轉讓的硫化鋰業務相關資產。此次競標涉及固態電解質用硫化鋰生產技術及相關設備,將助力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領域的戰略布局。
中國企業在海外礦業投資領域持續發力,2024年完成10筆超1億美元的重大交易,創下2013年以來新高。近期紫金礦業、白銀有色等企業接連出手收購海外優質礦權,彰顯中國保障關鍵金屬資源的戰略決心。
印度雖探明銅資源量達1220萬噸,但經濟可采儲量僅占18%,導致到2047年銅精礦進口依賴度或將飆升至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