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由武漢理工大學、廣西科學院、金山高科等聯合研制的全球首艘生物乙醇在線重整制氫“大霸·醇氫動力壹號”實驗船在桂林成功試航。該船采用“純電+醇氫增程器”零化石能源方案,以廣西自主創新“生物乙醇重整在線制氫技術”為核心,氫現制現用,無儲無運,實現零碳、低成本、高安全運行,可替代傳統船舶動力。技術已具備產業化條件,可推廣至車、船、發電等領域,并將與非糧生物質乙醇工藝形成綠色閉環,助力中國構建世界級生物氫能產業集群,為全球碳中和提供中國方案。
洮南風電耦合生物質綠色甲醇示范項目首批綠色甲醇成功下線。項目由上海電氣投建,氫器時代提供8000Nm3/h堿性+200Nm3/h PEM電解水制氫系統,以“基荷+調峰”智能協同,實現綠電全消納。三套Bristack?系列電解槽集中示范,能耗、電流密度行業領先,并獲國際認證。該“多技術耦合+智能協同”模式已被納入吉林省“氫動吉林”戰略,為大規模風光制氫提供可復制范本。
7月14日,天壕集團在邵武金塘工業園啟動5.8億元生物質集中供熱項目,用地152畝,一二期全面投產后年供蒸汽160萬噸,可替標煤20萬噸,消納農林廢棄物56萬噸,直接降低園區企業20%以上用能成本,并憑零碳熱源助出口歐盟減免碳稅。項目一期僅用4個月完成審批、8個月即可投產,年產值3億元、納稅4000萬元,為打造“零碳”園區、千億氟新材料集群提供綠色動能,并示范“金塘速度”,吸引更多閩商返鄉投資。
7月9日,好風光氫能聯合陽明電力與鄂托克旗政府簽署2GW風光氫醇一體化項目框架協議,擬建年產80萬噸綠色甲醇。好風光氫能以氫能裝備、氫基能源貿易和投資為核心,已形成資源—裝備—儲運—加注全鏈條閉環,提供綠氫全場景解決方案。鄂托克旗表示項目契合國家能源戰略,將全流程服務,推動新能源上下游集聚,共同打造特色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