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kN螺栓緊固件拉力試驗機 適用于螺栓、緊固件的拉伸力學試驗,試驗滿足GB/T3098-2010試驗方法及標準。
孚能科技在半固態電池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公司表示,目前其半固態電池的成本相比液態電池僅高5-10%,具備良好的經濟性和市場競爭力。孚能科技已實現GWh級別出貨,并計劃在2025年量產第二代半固態電池,2026年量產第三代半固態電池,能量密度將達到400Wh/kg。
水切網式固液分離機主體為由楔形鋼棒經精密制成的不銹鋼平面過濾篩面,待處理廢水通過溢流堰均勻分布到傾斜篩面上,由于篩網表面間隙小、平滑,背面間隙大,排水順暢,不易阻塞;固態物質被截留,過濾后的水從篩板縫隙中流出,同時在水力作用下,固態物質被推到篩板下端的螺旋槽里,由螺旋向前推進到擠壓段進行再次脫水,脫水后的干渣由出料口排出,從而達到固液分離目的。
水切網式固液分離機能降低水中懸浮物濃度,減輕后續工序的處理負荷。同時也用于工業生產中進行固液分離和回收有用物質,是一種優良的過濾或回收懸浮物、漂浮物、沉淀物等固態或膠體物質的設備。
近日,安徽安孚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安孚科技”)對外發布一則重要公告,宣布終止一項備受矚目的“300MWh硫化物基全固態電池中試項目”。這一決策背后,是合作方高能時代(廣東橫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高能時代”)出現的重大變故。
2025年7月18日,四川省射洪市人民政府與藍固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年產1萬噸電子專用材料及核心關鍵材料項目合作協議書。此次項目的成功簽約,標志著射洪在未來固態電池產業涉及的三大關鍵材料(三元正極、金屬鋰負極、固態電解質)已全部完成布局,為下一步培育引進固態電池產業項目,實現產業彎道超車蓄勢賦能。項目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50億元,年稅收2.6億元,創造就業崗位400余個。
隨著人形機器人市場的快速崛起,電池企業紛紛停止觀望,積極布局相關領域。2025年上半年,人形機器人產業生態加速發展,多數觀點認為2025年將成為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和商業化落地元年。電池企業在此背景下,開始探索適合人形機器人的電池解決方案,尤其是固態電池技術,成為電池企業卡位人形機器人賽道的重要契機。
本文研究了基于Li10GeP12S2(LGPS)全固態電池關鍵材料的熱穩定性。通過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和同步熱分析-質譜聯用(STA-MS)技術,分析了硫化物固態電解質、正極、負極及其混合物的產熱產氣特性。研究發現,當溫度升高至200℃時,NCM92正極發生相變,釋放大量氧氣,與LGPS電解質發生輕微反應,生成P2Sx和微量SO2。當溫度升高至310℃時,LGPS和正極混合樣品發生劇烈放熱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和磷酸鹽等。本研究為全固態鋰電池的材料選擇和安全優化設計提供了理論支持。
中偉股份在固態電池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其研發的高鎳及超高鎳前驅體材料已適配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三種主流固態電池技術路線。公司最新開發的"超小粒徑富鋰錳基材料前驅體"等產品已通過相關認證并實現批量供貨。
2025年7月21日,豪鵬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其固態電池技術通過模塊化集成技術與動態熱管理系統的深度耦合,實現了能量密度的突破性提升,并在保證高安全性的基礎上,為機器人行業提供可靠的能源解決方案。這一技術特別適用于人形機器人和四足機器狗等復雜運動場景下的持久作業需求,為機器人行業的能源供應提供了新的選擇。
7月17日,“烏海市融媒體中心”傳來一則重磅消息:由清陶(烏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導建設的固態電池專用材料項目,已正式邁入試生產階段,這一進展標志著該項目在固態電池產業發展進程中邁出了關鍵一步。
MG-6500W型微機控制靜載錨固試驗機是預應力錨具生產企業的出廠檢驗和型式試驗、大型工程使用單位的錨具進場驗收、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對預應力錨具組裝件檢測的專用設備。該設備由寬調速范圍數字同服閥及微機測控技術,組成全自動閉環調速控制系統,能精確地控制和測量試驗全過程。
離心式固液分離過濾器外殼材料為304或316L不銹鋼,top工作壓力1.0MPA,LX系列產品規格型號其全,單機處理流量為7-505m3/h,壓損0.02-0.067MPA,可達到各類應用領域的要求。進出口DN40以下為NPT內螺紋連接,DN50以上為HG標準法蘭連接,排水口接口方式為NPT內螺紋。?分離器設計原理:分離器是一種制作精巧、結構特征簡易的設備系統,使用離心力來分離液體中的可沉淀物顆粒。液體從切線方向的入口。
2025年7月18日,盟固利在回應投資者關于固態電池研究的最新進展時表示,公司一直在對富鋰錳基和高鎳三元等固態電池用正極材料進行持續的研發投入。目前,盟固利的富鋰錳基材料已取得顯著進展,第一代產品處于電芯中試驗證階段,第二代產品通過技術優化進一步提升了電化學性能。此外,公司開發的LATP固態電解質材料也已完成技術定型,并在固態電池頭部企業完成認證。隨著固態電池產業化進入關鍵期,盟固利的研發成果將為行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持。
格林美集團與孫學良院士團隊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研發固態電池正極材料。雙方重點攻克正極材料與固態電解質的界面相容性等核心技術難題,推動高能量密度電池產業化進程。格林美作為全球高鎳三元前驅體主要供應商,已在固態電池材料領域布局多年。
2025年7月15日,格林美集團與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CASIP)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孫學良教授團隊達成戰略合作。孫學良教授是全球能源材料領域的頂尖科學家,此次合作旨在攻克固態電池正極材料的核心技術,解決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電池產業化的難題,推動中國固態電池產業在全球技術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
2025年7月8日,安達科技透露其補鋰劑(富鋰鐵基)產品已通過中試并向客戶推廣。此款補鋰劑主要應用于液態電解質鋰電池市場,但預計未來在固態電池領域的應用將實現更大規模的添加。目前磷酸鐵鋰液態電池中補鋰劑的添加量為0.6%-3%。隨著固態電池產業化的加速,補鋰劑市場有望呈現長期擴張趨勢。
在近日舉辦的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孚能科技(688567)研發副總裁姜蔚然發表了關于固態電池技術發展的演講。他指出,在全球能源轉型和電動化浪潮的推動下,電池技術已成為引領未來科技發展的關鍵力量。當前,鋰電池的液態電解質體系雖推動了消費電子和電動汽車等產業的蓬勃發展,但也面臨著能量密度提升受限和安全性亟待加強的雙重挑戰。固態電池則憑借其革命性的材料創新脫穎而出,通過采用高能量密度活性材料和高熱穩定性固態電解質,有效突破了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瓶頸,成為全球科研機構和產業界競相研發的熱點。
7月15日,西南首套220kW高安全固態儲氫燃料電池應急發電系統在微網優聯產業園發布。榮創新能聯合厚普股份、集氫科技10個月完成研發,提前8個月交付,以“燃料電池+固態儲氫”一體化設計,實現環保、快速、小體積、可移動、可連續供電。產品先為無塵車間和照明應急供電,后續擴展至數據中心、生產線等關鍵場景,助力成都“迎峰度夏”和零碳園區建設,標志我國氫能應急電源實現自主化應用突破。
華盛鋰電近日透露已完成多種固態電池適配材料的實驗室試制,包括電解質添加劑、高純硫化鋰等核心材料。這一進展將有助于推進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提升下一代電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