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項目規劃方案,改造工程將分階段推進核心生產設備的迭代升級。首期重點改造熔煉系統,擬引進2臺35噸節能型蓄熱式熔煉爐替代原有設備,配套建設智能控溫系統,可使鋁液溫度波動范圍控制在±3℃以內,較傳統工藝節能22%。
成都啟動2025年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示范應用,首批推廣500輛,含客車40輛、貨車460輛,由氫燃料電池系統企業牽頭聯合整車、運營、加氫等單位組成“示范應用聯合體”自愿申報。項目以場景示范帶動產業鏈突破,要求燃料電池系統功率≥50 kW、-30 ℃可啟動,電堆密度≥2.5 kW/L,整車純氫續航≥300公里,并提供5年或20萬公里質保,鼓勵探索70 MPa高壓運行。
2025年7月11日,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四川省電網側新型儲能項目清單(2025年度)》,涵蓋27個項目,總規模達3022.5MW/8240MWh。此次項目清單不僅展示了四川省在電網側儲能領域的宏大布局,也體現了儲能技術的多元化和申報單位的廣泛性,為推動區域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2025年7月8日,四川廣安岳池第一座儲能電站——岳池城南儲能電站成功投運。該儲能電站由岳池愛眾電力公司投建,是岳池城東、城南變電站擴建儲能工程項目的一部分,規劃建設20MW/40MWh容量的電網側儲能。項目建成投運后,可填補岳池縣在高峰期的負荷缺口2萬kW,顯著提升區域電網的穩定性和供電可靠性。
華為將圍繞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大在設備高質量供給、AI賦能、光儲構網技術等方面的研發投入。他期待雙方能進一步深化合作,在構網型儲能應用、AI風光功率預測、智慧化工程建設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能源產業的智慧升級和清潔能源產業化發展。
轉讓四川省鉛鋅礦探礦權。礦山位于四川省會理縣,目前為探礦權,有效期到2026年,礦區面積0.3419平方公里、主要礦種為鉛鋅、已做了普查工作。更多詳情請致電聯系。
1.引入鎂盾對剛玉-尖晶石質澆注料性能的優化; 2.活性氧化鋁粉體特性對剛玉-尖晶石澆注料性能的影響; 3.添加氧化錫對尖晶石澆注料性能的影響;
該礦山位于河南省,目前為探礦權。探礦證面積9.35平方公里,在0.9652平方公里范圍內查明資源儲量為:銅50718噸,金金屬量4439公斤,礦石平均品位:金2.57克,銅2.94%,預測礦區總儲量:金金屬是16噸,銅15萬噸,采礦證交完資源價款就可以領證有意者請致電聯。
鈉離子電池領域需要解決的問題: 1、負極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2、正極材料:極致低成本的取得; 3、電芯的規?;a與制造; 4、面對的領域和價格:鉛酸電池的替代 5、配套電解液、BMS等附屬產業的發展。
我們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高科技創新型公司,坐落于商家云集的湘江新區。我們致力于為礦山、環保等領域提供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服務和優秀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自動化、數字化轉型升級,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 我們的服務涵蓋自動化系統設計、硬件集成、軟件開發、安裝調試、技術培訓及維保等方面。其團隊技術骨干長期從事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與應用,在礦山和環保領域的智能工藝優化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深諳行業工藝。 我們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不斷優化和改進服務,全心全意滿足客戶需求。我們追求卓越品質和高效服務,通過不斷技術創新和團隊培養,為客戶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四川賽恩思儀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坐落于素有“川西明珠”之稱的中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基地四川省德陽市,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市場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依托專業的技術優勢與豐富的行業資源,已成為全國知名分析儀器制造商之一。
四川賽恩思儀器有限公司坐落于素有“川西明珠”之稱的中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基地——四川省德陽市,是一家集儀器研發、生產銷售、市場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依托專業的技術優勢與豐富的行業經驗,已成為全國知名的分析儀器制造商,先后被授予“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四川省質量信譽服務AAA單位”、“四川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榮譽稱號。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研發和生產高標準、高性能的檢測儀器,高頻紅外碳硫儀、真空直讀光譜儀、氧氮氫分析儀是我們極具優勢的產品,公司擁有國家專利數四十余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憑借科學的管理、一流的品質和良好的口碑,公司已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其中國土資源部下屬重點實驗室,世界500強中60%的中國大陸地區礦業、金屬產品類企業都是賽恩思的客戶。目前,公司產品行銷越南、蒙古、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贊比亞、剛果金、塞爾維亞、津巴布韋等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四川賽恩思儀器有限公司不斷加大資源的投入,不斷以突破分析檢測核心技術,助力材料科學的高速發展為企業宗旨,持之以恒的為客戶創造超越項目需求的獨特價值,并全力打造極具國際競爭力的一流分析儀器品牌。
中南大學自動化學院,徐德剛,基于拉曼光譜的礦物浮選物質組分在線檢測技術及應用,① 基于現有研發的技術形成相關的檢測儀器和設備,將其應用于實際浮選中;② 探討進一步減少在線品位分析過程中相關干擾的方法;③ 開發基于嵌入式的小型化和一體化的拉曼光譜采集和處理系統研發
劉德鵬,工程師,現就職于雄安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稀土資源綠色提取分離基礎研究、工程化開發和產業化推廣。主持或參與國家及省部級項目4項,公司自主研發項目2項,發表及收錄相關學術論文7篇。
北京科技大學、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崔家瑞,基于數據和模型驅動的鋁電解槽分布式全息監控系統研究,1.數字化鋁電解槽框架;2.分布式智能感知系統;3.分布式全要素模型。
張凱,教授,南開大學。擔任eScience期刊編輯辦公室副主任,SmartMat期刊青年編委和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期刊青年編委,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協會理事,天津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學會委員。多年來一直從事鋰/鈉二次電池中高比能電極材料設計、電化學反應機理解析以及新型電解液/固態電解質構筑等研究。作為負責人或課題骨干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青年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專項等科研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