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Tiger Neo組件全球累計出貨突破200GW,覆蓋168國,其中分布式占四成,刷新單品紀錄。作為TOPCon產業化先驅,晶科已30次打破效率功率記錄,并通過多地實證驗證高可靠性。新推出的Tiger Neo 3.0功率達670 W、效率24.8%,弱光增益領先,可在電價高峰時段多發電,優化收益曲線。公司同步推進“光伏+儲能”,解決時段錯配,提升系統經濟性,持續以技術創新驅動全球光伏升級。
截至2025年7月,天合儲能在亞太(不含中國)在建大型儲能項目已超2.4GWh,覆蓋澳大利亞、日本、南亞等核心市場,并拿下南亞1.7GWh、澳大利亞500MWh等標桿工程。公司推出搭載自研電芯的Elementa金剛系統,以3℃溫差控制、1.8%輔耗、30%能量損耗降低刷新效率與安全標桿,連續六季獲BNEF一級儲能制造商評級,融資能力領先。依托全球化技術與本地化團隊,天合儲能已構建從電芯、系統到長期運維的全流程保障,正成為亞太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關鍵力量。
2025年7月22日,東方電氣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其在新疆的兩家新能源公司100%股權,涉及總裝機容量達200萬千瓦的風電項目。這兩家公司分別為木壘東吉新能源有限公司和阿勒泰東津新能源有限公司,均于2024年成立,且由東方電氣風電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2025年7月2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25年1-6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36.5億千瓦,同比增長18.7%。其中,風電裝機容量5.7億千瓦,同比增長22.7%。2025年1-6月份,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29332萬千瓦,同比增加14056萬千瓦;其中,新增風電裝機容量5139萬千瓦,同比增加2555萬千瓦。
2025年7月23日,貴州省能源局發布《2025年5月-2025年6月核準備案風電光伏發電項目情況》。此次核準備案的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共45個,總規模達438.132萬千瓦。其中,光伏項目14個,規模合計178.8萬千瓦;風電項目31個,規模合計259.332萬千瓦。貴州能源集團在此次備案中表現突出,拿下90.8萬千瓦光伏項目。
深圳聚一搏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推出的JYB-M4型4G傳輸式復合氣體檢測儀,是一款集成多氣體檢測與無線傳輸功能的智能安全設備。該儀器可同時監測可燃氣體(LEL)、一氧化碳(CO)、硫化氫(H?S)、氧氣(O?)等四種核心氣體參數,通過4G網絡實時上傳數據至云端平臺,適用于工業安全、石油化工、煤礦、環保監測及應急救援等領域,為用戶提供遠程、實時的氣體濃度監控與超標預警服務。
2025年上半年,儲能產業鏈再現擴產熱潮:236個項目、4870億元投資、1700GWh年產能。鋰電池儲能憑84個項目、2821億元投資、1125GWh產能仍獨占鰲頭。政策推動落后產能出清,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龍頭以628Ah大容量電芯、單線15GWh高端產線領跑,借海外160GWh新訂單搶占歐美新興儲能市場,結構性過剩變高端產能競速。
7月21日,專注于貴金屬及有色金屬開發的盎格魯亞洲礦業有限公司(Anglo Asian Mining plc)發布公告稱,其位于阿塞拜疆卡拉巴赫經濟區的Demirli銅礦已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預計銅精礦產量將在2025年底前逐步釋放。根據企業披露的產能規劃,該礦2025年計劃產出4000噸銅精礦,待2026年完全達產后,年產量將提升至1.5萬噸。不過,礦產資源的開采周期將受地緣政治環境變化及地質勘探數據更新的雙重影響。
7月21日,國際鉛鋅研究小組(ILZSG)發布的最新市場監測報告顯示,2025年5月全球鉛市場預計將出現1000噸的供應過剩量。這一數據基于對全球主要鉛生產國和消費國的產量、消費量及貿易流動的綜合分析得出,反映了當前鉛市場供需關系的動態平衡狀態。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發布批復,同意建設蒙西地區2024—2025年獨立儲能電站接網工程(包頭威俊150萬千瓦獨立儲能電站500kV線路工程)。該項目動態投資3753萬元,由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采用磷酸鐵鋰電池技術,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規模的電化學儲能電站。
Anglo Asian礦業公司在阿塞拜疆開發的Demirli銅礦已正式投產運營。該礦預計2025年產出4000噸銅精礦,2026年起年產量將提升至1.5萬噸。這是該公司今年第二座投產礦山,標志著其向中型銅生產商轉型的戰略取得重要進展。
7月18日,華電集團啟動2025年第二批逆變器框架采購,分兩個標段:50-150kW和50kW以下組串式逆變器,各0.6GW,框架至2026年底或下一批生效。投標人須為制造商且2024年起累計國內合同業績≥0.5GW,招標人可提前終止。
近日,從阜陽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傳來重要消息,安徽世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推進的年產2GWh鋰離子動力及儲能電池廠項目,其環境影響報告表已正式進入審批前的公示階段。這一動態標志著該項目在環保合規性審查上邁出了關鍵一步,為后續的建設與投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日,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在長春市新湖鎮榆樹村成功完成“構網型車網互動(V2G)充電樁”離網運行試驗。該試驗以一輛民用新能源汽車作為移動儲能電源,成功為12千瓦農用水泵連續供電3.1小時,滿足了4畝水田的當日排灌用電需求。此次試驗探索了主網故障時臺區主動離網運行的新機制,展現了新能源汽車從“儲能載體”向“可用電源”的功能躍升。
2025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在產能擴張方面動作頻頻,新增規劃產能至少達到了210GWh。其中,時代一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計劃在寧德市霞浦縣建設30GWh的鋰離子電池產能,并通過技術改造進一步增加10GWh的產能。此外,寧德時代還與上汽集團、江淮釔威、一汽解放等車企加強合作,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領域的發展。
2025年上半年,新疆在儲能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新增儲能并網規模達到2.5GW/8.3GWh,位居全國第二,其中鋰電在儲能技術中占比達96%。得益于新型儲能的發展,新疆電網新能源利用率提升了4.6個百分點。這些儲能設施在用電低谷時儲存新能源電力,高峰時釋放,有效平抑了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保障了電力的穩定供應。
東莞市力堅試驗設備有限公司推出的LJ-600-3振動臺是一款專為中大型工件設計的電動式振動試驗設備,具備600kg峰值推力,可精準復現復雜振動環境,廣泛應用于汽車零部件、航空航天設備、電子元器件等領域的可靠性測試。
東莞市力堅試驗設備有限公司推出的DV-300-2電動式振動臺,是一款專為模擬復雜振動環境設計的高精度試驗設備,推力達300kg,可精準復現正弦、隨機及沖擊等多種振動波形,廣泛應用于電子、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助力企業評估產品在極端工況下的可靠性。
本文研究了基于Li10GeP12S2(LGPS)全固態電池關鍵材料的熱穩定性。通過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和同步熱分析-質譜聯用(STA-MS)技術,分析了硫化物固態電解質、正極、負極及其混合物的產熱產氣特性。研究發現,當溫度升高至200℃時,NCM92正極發生相變,釋放大量氧氣,與LGPS電解質發生輕微反應,生成P2Sx和微量SO2。當溫度升高至310℃時,LGPS和正極混合樣品發生劇烈放熱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和磷酸鹽等。本研究為全固態鋰電池的材料選擇和安全優化設計提供了理論支持。
陜西環保產業集團將在榆林經開區投資建設2GWh儲能電池生產線項目,總投資2億元。項目采用大容量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生產儲能系統及移儲超充車等產品,將進一步完善當地儲能產業鏈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