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礦
采礦
選礦
通用
火法冶金
濕法冶金
電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復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廢水處理
大氣治理
固/危廢處置
土壤修復
物理檢測
化學分析
力學檢測
無損檢測
失效分析
環境檢測
綜合
上海市青年東方學者并入選上海青年英才揚帆計劃。主要從事金屬增材制造微觀組織及性能調控。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上海市科委科研項目3項、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2項。累計發表學術論文一百余篇,ESI高被引論文2篇。入選美國斯坦福大學2023全球前2%科學家?,F任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增材制造專業技術委員,擔任多個期刊青年編委。榮獲2023年中國材料研究學會技術發明二等獎。
董曦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國家級青年人才(HW優青重點項目)、江蘇省TP教授、先進成形技術與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建單位負責人、系實驗室主任。 2015年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2016-2023年在英國布魯內爾先進凝固科學技術中心(BCAST)和英國國家液態金屬工程中心(LiME)工作。主要從事高性能輕質合金新材料設計制造、鑄造成形與增材制造、綠色智能成形技術與裝備等研究。
張嘉藝,中共黨員,博士,講師,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后。在江西理工大學任職期間,主要研究方向為新材料制備理論與技術、稀土元素在輕合金中的應用、車輛材料輕量化和高強化、增材制造、半固態合金成型理論及技術等?,F已發表SCI論文20余篇,其中7篇收錄中科院1區,獲得3項發明專利授權,均為第一發明人。建立省級和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各一項,并成功主持江西省國際合作項目和校企合作項目,共6項,指導學生發表論文十余篇。
董其鵬,蘇州大學沙鋼鋼鐵學院高性能金屬結構材料研究院,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目前主要從事變形鋁合金材料強韌化與服役行為等研究工作。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各一項,國家、江蘇省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各一項,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一項,企業產學研合作項目四項,同時,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等多項研發項目。
耿皖榮,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副研究員,一直在馬秀良研究員團隊從事鐵電/多鐵氧化物薄膜的高精密生長設計和亞埃尺度的結構研究工作。承擔國家級和?。ú浚┘夗椖抗?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0余篇;兼任大灣區顯微科學與技術聯盟秘書長職務。
標題:張猛
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