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礦
采礦
選礦
通用
火法冶金
濕法冶金
電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復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廢水處理
大氣治理
固/危廢處置
土壤修復
物理檢測
化學分析
力學檢測
無損檢測
失效分析
環境檢測
綜合
謝鏗,博士,負責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工信部項目、中國-南非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科技部863、科技支撐計劃、企業科技攻關項目等20多項。開發了聚合物光還原金屬、光催化/膜分離耦合萃取、三液相萃取金屬及調控、復雜硫化鎳銅礦多組份深度提取、低品位彩鉬鉛礦清潔冶金、難處理鉑鈀礦火法-濕法聯合冶煉等技術。
楊紹利,教授, 碩士生導師,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長期致力于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創新 開發,科研成果較豐富。獲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 2 項, 三等獎 1 項, 國家級行業 協會三等獎 1 項,先后主持國家級項目 1 項、省市重大科技項目 32 項; 獲得國家發明/實用 新型專利 80 余項, 實現成果轉化 13 項;主編出版專著/教材 8 部,發表論文 100 余篇。
劉柏男博士在讀于東北大學主要從事礦業固廢資源化方向的研究,參與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項目,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項目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各大國家級省級課題。共發表SCI論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的身份發表SCI論文5篇。
王洪陽,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兜V業科學學報》、《金屬礦山》青年編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礦物加工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各1項;企業課題4項。以一作/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SCI/EI論文2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8項,授權5項。主要研究方向:工業固廢資源化、復雜礦石提取與利用。
劉德鵬,工程師,現就職于雄安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稀土資源綠色提取分離基礎研究、工程化開發和產業化推廣。主持或參與國家及省部級項目4項,公司自主研發項目2項,發表及收錄相關學術論文7篇。
標題:林久養
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