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延清,工科博士?,F任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輕金屬及工業電化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輕金屬冶金學術委員會委員、副秘書長,中國金屬學會熔鹽化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美國美國礦物、金屬及材料學會(TMS)會員、國際電化學會(IES)會員、美國化學會(ACS)會員。
呂國志,入選中組部“萬人項目青年拔尖人才”,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北大學冶金工程系副主任,有色金屬冶金過程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發中心副主任。圍繞拜耳法赤泥、轉爐釩渣等資源的礦物學特征,構建了“礦相結構-轉型規律”理論模型,創新性提出“鈣化-碳化法”處理中低品位鋁土礦及拜耳法赤泥利用、無焙燒直接加壓酸浸提釩清潔利用等技術。
謝剛,教授、博導,中鋁集團首席工程師,昆明冶金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主要從事有色金屬濕法冶金研究工作。圍繞復雜鉛鋅資源加壓濕法冶金及配套技術開展應用基礎及產業化技術研發工作,研發成果的應用為企業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是加壓濕法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獲省部級科技獎13項,獲授權發明專利42項,出版專著7部,發表學術論文近300篇(其中SCI?40篇,EI50余篇),培養畢業博士、碩士近100人。
江蘇迅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超聲波檢測儀表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高科技企業,主要產品有新型超聲波液位儀表、超聲波固含量檢測儀、超聲波濃(密)度計、聲阻抗礦漿濃度計和超聲波界面分析儀等超聲波儀表,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電力、制藥、食品、環保等領域。 公司在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依托同濟大學、南京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高校院所的技術力量,結成產學研戰略合作聯盟,不斷完善產品性能,研發新型超聲波系列儀表,同時可以為客戶提供非標產品的開發。公司現擁有多項專利技術,產品的技術性能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多次評為省市高新技術產品,企業被評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生產過程嚴格按照ISO9000質量體系標準運行,確保產品質量穩步提升和不斷優化。公司擁有一批資深的專業技術人員,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能夠迅速地給客戶提供專業實用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 自主研發,銳意創新,用高新技術推動新型超聲波檢測技術的發展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江蘇迅創愿與海內外有識之士真誠合作,為振興儀表產業,為工業自動化發展貢獻力量。
宋克興,二級教授,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帶頭人,教育部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帶頭人,河南省中原學者,河南省科學院執行院長。
有色金屬冶煉對環境的污染,李立平-河南工業大學,土壤;植物:小麥、蔬菜,灰塵:人體,對典型有色金屬冶煉區重金屬的健康風險需要進一步研究。
石功奇博士,現任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管委會委員、上海長三角技術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副院長。石博士是國家級領軍人才,曾任英國焊接研究所(TWI)副所長,是英國焊接學會會士,英國材料、冶金和礦物學會會士,英國諾丁漢大學榮譽教授,南京工業大學兼職教授。石博士是全球著名的材料加工和焊接領域專家,在行業內深耕30余年,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同時,在高科技企業運行、管理、創新、業務拓展和市場開發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島津有色檢測特色解決方案,方瑛,島津,取工藝流程樣,選取和砷渣成分相近的土壤標樣GSS-5,考慮到其中含有砷0.06%,再添加亞砷酸鈉(NaAsO2)固體至砷含量2.32%,以(6+1+1)的比例熔融法制樣,采用定量FP法進行定值,獲得內部控制樣。
?徐寶強,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有色金屬真空冶金及材料方向的研究。 人物履歷: 2002年,徐寶強在中南大學冶金系獲有色金屬冶金學士學位。
電位滴定儀在有色金屬分析的應用,龔雁,瑞士萬通 ,將一種濃度準確已知的試劑溶液(又稱標準溶液、滴定液)滴加到待測物質的溶液中,直到所滴加的試劑與待測物質按化學計量關系定量反應為止,然后根據試劑溶液的濃度和體積,通過定量關系計算待測物質合量的分析方法。
王曉東,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電子顯微學會理事,上海市電子顯微學會理事。長期從事先進高強鋼的設計、強韌化機理研究及產品開發。在Nature Communication, Science Advance, Acta Material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Scripta Materiali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80余篇,累計SCI他引2000余次;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
ICP-MS/MS測定有色金屬中的微痕量硅、磷方法探究,孫夢荷,北礦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金屬及高純金屬在冶金、電子和航空航天等尖端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李偉,博士。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熱處理學會和上海市金屬學會理事。日本京都大學訪問學者。從事金屬材料固態相變和組織調控研究,極端服役條件(低溫、涉氫)下先進鋼強韌性和等離子表面處理等。在Science,Science Bulletin, Acta Material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第四屆中冶有色技術平臺2022年度十佳供應商及優秀人物表彰活動”,中冶有色技術平臺“十佳供應商及優秀人物”表彰活動自2019年發起以來備受行業關注,活動初衷是發現并表彰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優秀的人物、產品、技術團隊及服務機構,擴大獲獎者在行業內的知名度,并且希望通過此系列活動,能讓優秀的技術及優質的產品走進更多行業用戶手中落地使用。
有色行業重金屬廢水納米吸附深度處理技術,楊曉松,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堅持全過程控制和必要的末端深度治理相結合的原則, 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先進實用技術,力求污染治理和資源利用一體化, 實現“三效”統一。建立深度處理技術規范或指南,用于篩選、評估處理技術和管理手段的合理性、先進性。研發膜法深度處理過程產生濃水的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處置重金屬突發環境事故的投加型,選擇性強、易回收、無二次污染的吸附劑 。
?上海大學 教授 博導,博士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2008年曾到美國田納西大學和普渡大學訪學,主要從事先進凝固技術與金屬新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鋼鐵聯合基金、上海市科委及企業技術開發等項目30多項,在Acta Materialia,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和Composite:Part A等國內外著名雜志上發表論文130多篇,被SCI和EI收錄160多篇次,參編中英文專著各1部,授權專利30多項。
我國無廢城市建設與有色金屬冶煉行業發展,董慶銀,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國家不斷加快“無廢城市”的建設進程,將固體廢物回收處置的行業發展與城市綠色發展升級相結合,可提高固體廢物處理利用產業的整體認可度和國家重視的水平。國家不斷加大固體廢物治理投資與研發投入,自主研發先進設備和技術,采取各種融資手段,提升綜合利用率水平,處理利用產業面臨非常好的發展機遇。國家著力強化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制度創新,可有效推進固體廢物產業的發展步伐,可形成有利于骨干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技術支持機制。
劉超強,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副研究員,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骨干成員,長期從事輕金屬結構材料微結構精細表征與相變機制研究,在Acta Materialia、Scripta Materialia和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等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項。
有色金屬行業氨氮廢水達標治理和資源回收-高效節能氣態膜過程應用的大型化案例介紹,秦英杰,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氣態膜法廢水脫氨技術高效、節能、無二次污染既可作為某些廢水處理的“開路先鋒”,也可作為 “殿后部隊”,應用于多種行業氨氮廢水處理及氨資源化回收;
李韶林,副教授,工學博士/博士后。長期從事高性能金屬材料微結構調控及服役特性方面的基礎理論和技術開發研究工作。
5月27日大會全程直播·分享全天高清照片,歡迎轉發分享~
有色冶金“三廢”資源化技術,蔣曉云,長沙華時捷環??萍及l展股份有限公司,n廢水:工業噸金屬的廢水排放量38.8噸,年廢水排放量達到7.5億噸,約占全國工業行業廢水排放總量的10~12%,數量巨大;n廢氣:我國有色行業廢氣排放總量1.92萬億標方,有色冶煉排放了1.86萬億標方的廢氣,占到97%,有色采選排放廢氣量占3%;廢渣:2008年我國工業固廢排放總量17.7億噸,其中有色行業3億噸,其中有色采選業占77%,有色冶煉廢渣排放比例23%
李大江:畢業于河海大學,工作于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負極材料、石墨電極、特種石墨等相關工藝設計工作。在負極材料方面,作為專業負責人參與了寧夏寶豐、杰瑞、銅陵等項目。
新型低溫催化法技術在有色冶煉煙氣研化應用進展,張寶,成都達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空氣凈化器中活性炭的市場份額占比在20%左右。中國2021年住房面積157.5億平方米,甲醛凈化活性炭市場規模超60億。 達奇環境開發的室內甲醛吸附專用活性炭(催化劑),無需再生,直接將甲醛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掉,經實驗室驗證,效率遠高于市售活性炭。
董曦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國家級青年人才(HW優青重點項目)、江蘇省TP教授、先進成形技術與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建單位負責人、系實驗室主任。 2015年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2016-2023年在英國布魯內爾先進凝固科學技術中心(BCAST)和英國國家液態金屬工程中心(LiME)工作。主要從事高性能輕質合金新材料設計制造、鑄造成形與增材制造、綠色智能成形技術與裝備等研究。
鄭州二手1500立軸破碎機轉讓信息:由于工廠產品轉型,鄭州某專業生產立軸式破碎機的廠家,現有一臺全新1500型立軸破碎機低價對外轉讓,可針對河卵石、花崗巖、玄武巖、青石,石灰石石粉、風化巖、大理石邊角料等物料進行細碎作業,目前設備在鄭州,價格不高,若有需求歡迎隨時聯系我們 13721431212,設備實拍如下圖:
電磁攪拌系統在有色及其他領域的應用,湖南科美達,彭立新,科美達為用戶提供熔煉爐爐底電磁攪拌100多臺套,獲多項國家專利。主要應用于鋁行業。
西南交通大學副教授,曼徹斯特大學訪問學者,重慶大學博士 (師從蔣斌教授),《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金屬學報》及《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等雜志青年編委。主要從事輕合金室/高溫強韌化技術的研究,發表科研論文30余篇,其中一作/通訊論文22篇,撰寫專著兩本?,F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面上項目1項、四川省國際合作項目2項等。
伊之密400噸,?帶震界噴取一體三手,電動調節,曲線壓射,接電干活。
可大幅度減輕有色金屬冶煉行業余熱回收鍋爐受熱面結焦結渣及腐蝕的新材料技術應用,旭貞新能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孫洪飛,1、抗結焦結渣,耐煙氣腐蝕【機理】RSI涂層材料中的多種稀土氧化物為骨料的“無機材料”,“無機材料”在高溫狀態下的光、電、核、磁特性都非常穩定,不與燃料中的Na、K、Ca、S、CL、CO等腐蝕成份和還原性氣體發生化學反應,使得焦渣無法生成焦根,達到抗結焦的效果。
朱子翼,2013年本科畢業于福建工程學院材料學院材料成型專業,2015年至今為昆明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材料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金星智控有色行業智能裝備及智慧作業應用進展,劉煉,金星智控,輸送帶成本一般占到整機成本的45%,輸送帶縱向撕裂是一種破壞性極大的損壞形式,當釘桿、錨桿、鋼板、鐵塊等外部尖銳物件戳人輸送帶時極有可能造成輸送帶縱向撕裂??v向撕裂雖是一種偶然性的損壞,但若不能及時發現并控制,會造成整條輸送帶縱向撕裂,一旦發生會造成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的輸送帶在幾分鐘內就嚴重毀壞,進而引起停產,從而帶來較大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通過在輸送帶入料口處安裝激光掃描儀,實現對皮帶縱撕狀態的實時監測。
馬志華,萬基控股集團石墨制品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電解鋁高級技師,歷任萬基鋁業電解工區班長、區長;電解車間副主任、主任;萬基控股集團設備技術信息部副部長、部長;萬基鋁業副總工程師。
典型有色金屬冶煉固廢的研究進展,張廷安,東北大學,有色金屬固廢的分類;有色金屬固廢的危害;典型有色金屬固廢處理現狀;鈣化-碳化技術處理赤泥研究進展;利用銅渣冶煉含銅抗菌不銹鋼研究進展;
蘇方遠,博士,副研究員,清華大學博士后,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青年優秀人才,國際電化學學會會員。主要從事新型電化學儲能器件的開發、中試放大和理論計算方面的研究工作。作為負責人及執行負責人完成和主持國家、山西省和國內外企業委托項目十余項,涉及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容器、鋰硫電池等多種電化學儲能器件。
華晨280壓鑄機 19年翻新的設備 沒怎么使用 正常使用中。
高效節能氣態膜技術用于有色行業氨氮廢水處理案例介紹,秦英杰,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氣態膜法廢水脫氨技術高效、節能、無二次污染,既可作為某些廢水處理的“開路先鋒”,也可作為 “殿后部隊”,應用于多種行業氨氮廢水處理及氨資源化回收:廢水中氨氮從100~30000mg/L脫除至50mg/L乃至15mg/L甚至3mg/L以下,滿足企業要求; 膜法脫氨副產物為高濃硫酸銨、氯化銨、硝酸銨、氨水,任客戶選擇; 復雜氨氮廢水的綜合達標治理。
劉英宗,西南交通大學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鎂/鋁異種金屬的焊接,在JMA,MD等期刊上發表3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