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淑蓉,教授,復旦大學航空航天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專業領域 固體力學:在該領域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和重大研究計劃類項目、973項目子專題、國家重點實驗室運行基金、以及來自科研院所的協作課題,并參加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和上海市科委項目。相關研究成果在國內外權威期刊或會議上發表論文60余篇。
都時禹,教授,博士生導師。分別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和美國普渡大學化學系,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2009年7月-2013年12月在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分別擔任博士后研究員和客座科學家。都時禹在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期間,主要承擔核燃料和核材料關鍵物理性質的理論計算工作。
馬麗萍,博士,教授,博士生/碩士生 導師。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博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訪問學者,英國諾丁漢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昆明理工大學固體廢物處置及資源化創新團隊及磷煤化工固廢資源化利用重點實驗室首席教授,云南省再生資源產業協會專家委員。主持、參加了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項目、國家自然基金、云南省自然基金、云南省教育基金、企業聯合開發等20多個科研、技術攻關、技術服務項目,涉及精細化工、化學工程以及環境工程領域,發表論文100余篇,EI、SCI收錄40余篇,發明專利70余項,授權50余項。
劉志啟,博士,教授,博導,主要從事資源綜合利用及材料化學的基礎及應用研究。 2005年獲四川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學士學位和工商管理第二專業,2011年獲中國科學院大學無機化學博士學位,在讀博士期間獲得中國科學院大學“朱李月華”優秀博士獎、三好學生及三好學生標兵等稱號,2015年完成博士后研究。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先后在德國萊布尼茨聚合物研究所(Leibniz-Institut für Polymerforschung Dresden e. V.)和西班牙高等材料研究院(IMDEA Materials Institute)工作和學習多年。
王志,博士,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東北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戰略金屬資源綠色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總工,資源環境綠色過程工程研究部副主任。任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固廢資源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金屬學會冶金過程物理化學委員會委員、中國硅酸鹽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等。
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有色金屬行業作為重要的工業基礎材料行業,其發展狀況對于國家經濟和科技進步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冶有色技術平臺是致力于打造國內有色金屬行業重要交流與合作的平臺,為了進一步激發行業內優秀企業與人才的創新活力,促進合作與共贏,中冶有色技術平臺已經連續舉辦第四屆十佳供應商及優秀人物評選活動,現在“第五屆(2023年度)中冶有色技術平臺十佳供應商及優秀人物表彰活動”正式開啟,歡迎各相關單位和個人積極申報。
張俊豐,教授,工學博士,湘潭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 ,分管學院本科教學、科研工作、實驗室建設。中國有色金屬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鉛鋰電池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化學化工學會化工環保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大氣污染控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注冊環境影響評價師,注冊環保工程師。
?核工業北京化工治金研究院,中核集團科技帶頭人,中國鈾業有限公司環境治理專業總師,中核礦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中國輻射防護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期從事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核設施退役與放射性廢物治理、資源回收利用的研究與設計。
出售2021年4月 履帶吊 三一 60噸 臂長43米 不帶快放 2個鉤子 按揭車 解壓手續10天左右 維柴動力 33.2萬
1、采用優化的電路和氣路走向設計。 2、機箱內部涂導電銀漆。接縫處密封導電膠條。 3、高頻與紅外采用高速光纖實時鏈接。 4、變壓器全部增加隔離屏蔽罩。 5、一種高頻電磁場屏蔽裝置
?朱福興,攀鋼集團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成都理工大學校友。曾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四川省青年科技獎。長期從事攀西釩鈦磁鐵礦戰略資源開發利用相關的熔鹽冶金、鈦金屬冶金等技術研發。
1.儀器核心部件的國產化,如中階梯光柵,光電檢測器,CCD檢測器等。2.整個儀器的自動化程度有待提升,以及工業外觀設計更具美感。3.期待不久的將來有更多國產化高精尖的儀器設備出現。
張紅英在廣東省科學院資源利用與稀土開發研究所主要從事稀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她的研究重點可能包括稀土元素的分離提取技術、稀土材料的應用、環境影響評估等方面。具體的研究項目和成果可能涉及到如何提高稀土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環境負擔等。
劉穎,四川大學,四川省稀土釩鈦功能材料制備技術工程實驗室主任,先進特種材料及制備加工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四川省先進材料重大科技專項專家委員會副主任。1983年考入成都科技大學(現四川大學),1999年獲四川大學材料學博士學位。1991年12月至今在四川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1994年12月破格晉升為副教授,2000年晉升為教授,2009年在美國田納西大學訪問研究。
劉殿文,昆明理工大學,國家級精品課程主講教師,校研究生百門核心課程首席教授,云南錫業集團公司特聘教授。曾任研究生院黨委書記、國土資源工程學院黨委委員、副書記,院長助理和礦物加工系副主任等職。還兼任:國家科技獎評審專家、國家科技人才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國家中小科技企業創新基金評審專家、國家協同創新計劃評審專家、教育部科技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國土資源領域專家、云南省科技廳科技項目評審專家和廣東-廣西-云南基金項目評審專家等。
全國黃金選冶實用技術與裝備交流會,于2021年3月25—27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召開,主辦單位:中冶有色技術平臺,中冶有色技術網,承辦單位: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為助力國家順利實現雙碳、新能源戰略目標,更好的貫徹科技興國策略。推進鋰資源開發利用及鋰電全產業連在國內創新發展,充分挖掘國內成功專家在研發過程中的寶貴經驗?!队猩饘倏萍既宋飳TL》系列之“鋰資源與鋰電技術蜂科技工作者”專訪工作正式啟動。
中南大學重金屬冶金與先進材料研究所教工黨支部書記,中南大學資源循環研究院副院長。兼任湖南省先進有色金屬與新能源材料中試平臺主任、失效動力電池資源循環利用全國循環經濟工程實驗室主任、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新能源材料發展工作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型儲能電池材料的設計與開發、失效動力電池清潔回收與循環利用、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利用等。
求購二手盤式尾礦回收機一臺,河道里面的砂子,一小時100來噸,濕式磁選,自己現有一臺1米乘2.5米磁選機,3800高斯,選不干凈,所以想求購一臺盤式尾礦回收機,有貨源的朋友,或者有更好設備的朋友請聯系我。
賦能有色行業數字化轉型助力有色企業高質量發展,鷹圖軟件技術(青島)有限公司,熊超,您會從Hexagon得到以下支持: 方案管理辦公室,全球開發中心,技術支持,本地研發,Hexagon研究院,以及關鍵專案管理團隊,以加速您的投資回報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資的影響。此完美整合在Hexagon的生態系統內,提供了Hecagon所能提供的無與倫比的聯系。
王延臻,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學院教授,曾任中國能源學會理事,《Fuel》雜志審稿人,研究領域包括石油與天然氣加工、石油化學、工業催化和精細化工。 先后有5項首創技術獲得工業化應用,為企業直接創造經濟效益16億元。以第一發明人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6項,申請發明專利50余項,獲省部級二等獎三項,廳局級一等獎1項,發表研究論文60余篇,被SCI和EI收錄30余篇。
公司主營:回收二手廢鋼,廢鐵,廢銅,廢鋁,變壓器,電纜,庫存物資,廠房拆除,礦山設備,歡迎來電洽談!
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狀況及當前任務,馬世光,中國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經過改革開放后一段時期超高速的粗放的資源型經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這種發展模式帶給我們的資源浪費、效益低下、創新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和深層次矛盾。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探討如何按照黨中央戰略部署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美好型社會?既要促進內蒙古經濟繁榮和穩定發展,又要保護好我們的碧水藍天。
楊光,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河北省工程圖學學會理事長、河北省增材制造學會副理事長。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層次人選、河北省高校百名優秀創新人才、河北省教學名師、河北省機械工程領域領軍人才。長期從事輕質合金增材制造、移動機器人等領域的技術研究與應用。主持和參與國家863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0余項;獲得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授權專利40多件;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被SCI/EI檢索50多篇。
研究方向為耐火材料顯微結構與性能和高溫陶瓷復合材料。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和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各一項,參與團隊承擔973計劃前期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的研究工作。目前共發表學術論文九十余篇,其中SCI收錄24篇,EI收錄60篇。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9年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獲得工學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高強高韌結構鈦合金材料研發及應用技術研究。
陜西陜西維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維德科技”)成立于2004年,依托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985”、“211”工程院校以及中國礦業大學、西安科技大學等煤炭專業院校,集博士、教授及企業實踐專家于一企,是一家在管理信息化和控制智能化領域擁有多項獨立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公司先后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證、“IS0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雙軟認證”、“安全防范認證”等國家認證,并被列為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科技大學的研究生實習基地。 公司公司相繼為神華集團、中煤集團、華能集團、河南能源、山西煤銷集團、伊泰集團、徐礦集團、榆林市政府等國內多家大型企事業、集團公司提供了信息化管理應用產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湖南雙峰人,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輕金屬及工業電化學研究所所長,學院青年科協副主席。2005年畢業于中南大學冶金工程專業,同年免試推薦攻讀碩士學位,2007年提前攻博,并于2011年畢業,獲得工學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為國際電化學學會會員,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熔鹽化學與技術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有色金屬功能電極材料的制備、表征、應用及循環研究,具體涉及光(電)催化材料的制備與應用、濕法冶金過程節能、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回收與再利用以及能量儲存與轉換關鍵材料。
劉龍成,瑞典皇家工學院化學工程專業博士,瑞典皇家工學院核廢物工程專業教授,高級研究員,博導及教研室主任。中組部“海外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核工業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南華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及學科領軍人才。 主要從事化學工程,環境工程與新能源等領域的科研及教學工作。包括:1)反應運移數值模型的開發與應用(核素THMC遷移模型,核廢料處置安全與行為評估模型,廢液地下擴散、吸附與反應模型);2)粘土膠體化學(膨潤土凝絮及膨脹性質的研究,膨潤土侵蝕行為及其危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