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多金屬礦山尋求資金合作或轉讓,目前為探礦權,礦權面積:35.43平方公里,礦種有:金、銀、銅、鉛鋅、鎳、晶質石墨為主,已做了普查工作,需進一步詳查,礦區周圍有大的礦藏,其中發現石墨烯大鱗片超20萬噸,有四條金礦脈,其中一條長近800米,厚度約9.5米。礦山交通方便。目前該礦山轉讓或合作。有意者請致電聯系。
超聲波智能清洗原理:通過對整體結構的合理設計,設備內部加裝超聲波清洗裝置,對內部介質進行定時、深度清洗。結合氣水混合卸礦裝置對介質內部進行多重清洗。
公司聚焦鋰離子電池用石墨負極材料,采用獨有的豎式連續石墨化技術對電池級負極石墨負極材料進行石墨化。連續石墨化工藝技術的突破將打破當前使用艾奇遜石墨爐和箱式石墨爐進行石墨化的格局。公司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團隊,申請了15件以上的發明專利,公司為市級工程技術中心,具備年生產12萬噸人造石墨的生產場地規模。
鋁電解固廢資源化利用現狀與發展,謝剛,云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澆注料的無害化處理及綜合利用; 一般使用在電解槽側部及四周,最易破損,清潔回收的難度極大。其主要成分成與干式防滲料類似,故與干式防滲料的綜合利用一樣。保溫磚的無害化處理及綜合利用;干式防滲料層之下的耐火磚、保溫磚、硅酸鈣板及陶瓷纖維板受電解質嚴重侵蝕的概率較低。對采用“全刨槽”方式刨出的保溫磚,如形狀完好,直接回收作為電解槽再修時的原料;如破損或浸蝕嚴重,參照干式防滲料的方法處理。
李昱,工學博士?,F任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教育經歷: 1995-1999 西安交通大學化工學院; 1999-2002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石油化工學院; 2002-2005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再生鉛資源化回收與再利用新技術研究,張偉,鄭州大學,多孔道納米雜化材料表面基團與水體重金屬作用過程響應機制研究,研究方案:選擇性浸出劑分子篩選及再設計浸出鉛、貴金屬調控過程,反應模型變化,熱力學過程控制,鉛固相孔道與浸出劑作用過程物質傳遞過程分析。
時志強,教授、博士生導師;人才計劃: 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天津工業大學“青年拔尖”人才。天津工業大學材料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教師,系主任;自2001開始持續進行綠色儲能炭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專注于超級電容器、鋰(鈉)離子電池、鋰硫電池電極材料與器件的基礎研究與產業化技術開發。
典型有色金屬冶煉固廢的研究進展,張廷安,東北大學,有色金屬固廢的分類;有色金屬固廢的危害;典型有色金屬固廢處理現狀;鈣化-碳化技術處理赤泥研究進展;利用銅渣冶煉含銅抗菌不銹鋼研究進展;
蘇方遠,博士,副研究員,清華大學博士后,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青年優秀人才,國際電化學學會會員。主要從事新型電化學儲能器件的開發、中試放大和理論計算方面的研究工作。作為負責人及執行負責人完成和主持國家、山西省和國內外企業委托項目十余項,涉及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容器、鋰硫電池等多種電化學儲能器件。
到目前為止,多元醇大多是從原油衍生物制造得來,面對日益寶貴的石油資源,結合“碳中和、碳達峰”的要求,有效利用二氧化碳成為一種趨勢。由于CO2所具有的特殊的熱力學穩定性,在其化學固定過程中,選擇一種高活性的反應物和高效催化劑就顯得尤為重要??扑紕摰绕髽I已經研發出利用CO2制備多元醇的方法,但是普遍粘度過高,且提純困難。
基于銅渣的紅外輻射涂層及其性能研究,楊爽,武漢科技大學,銅渣紅外輻射涂層的2.5μm~25μm發射率隨熱處理溫度增加先增大后減小,熱處理溫度為1200℃時,達到最大值0.922;1300℃時,近紅外0.78~2.5μm發射率最高;增加熱處理溫度能夠促進涂層晶粒生長,結構完整,使發射率增加,但熱處理超過1200 ℃時,涂層中Fe2SiO4顆粒分解成小顆粒,產生較多孔隙,使發射率降低。
張中弢,就讀于安徽大學,研二學生,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進行相關的工作研究,主要針對聚變堆真空室焊接工藝及焊接材料的研究。
農作物鎘污染防治技術及機理研究,辛俊亮,湖南工學院,1. 適量施硼和鉀可以減少農作物積累鎘;2. 硼和鉀可以促進作物根細胞壁的生物合成, 提高細胞壁固定鎘的能力;3. 硼和鎘可以抑制鎘吸收或轉運蛋白基因的表達。
張家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激光焊接與再制造技術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為功能梯度材料激光增材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