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云南省德宏州首座200MW/400MWh共享儲能電站成功啟動投運。該儲能電站位于云南省德宏州瑞麗市工業園區,總投資約6億元,采用磷酸鐵鋰電池儲能技術,規劃裝機規模200MW/400MWh,本期包含40套5MW儲能單元。儲能電站通過新建1回220千伏線路接入德宏電網,構建起穩定可靠的電力傳輸通道。項目的投運將顯著提升德宏州的新能源消納能力和電網穩定性,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2025年7月18日,運達股份云南楚雄風力發電機組裝備制造基地二期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預計年產能將提升至200萬千瓦。楚雄州委常委、楚雄市委書記馮毅出席開工儀式并講話,強調該項目對楚雄市綠色能源和綠色制造業發展的關鍵作用。運達股份將繼續深耕楚雄市綠色新能源領域,推動風電主機制造、光伏發電、共享儲能等多元化板塊發展,助力楚雄市打造百億級風電產業和風光儲新能源新高地。
為深入貫徹國家關于化解產能過剩、推動有色金屬工業轉型升級的決策部署,依據《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42號)等文件精神,云南省積極響應《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電解鋁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實施產能置換有關事項的通知》(工信部原〔2018〕12號)的具體要求,穩步推進電解鋁行業產能優化工作。
7月14日,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正式對外發布公告,就云南宏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192.86萬噸電解鋁建設項目B系列一段產能置換方案的執行情況予以確認。這一公告標志著該項目在產能置換與建設推進上取得了關鍵進展,其中B系列一段已實現16萬噸產能的順利落地。
7月9日,云南綠色低碳示范產業園在紅河州瀘西縣正式投產。園區由紅河州政府、瀘西縣政府與魏橋集團共建,規劃面積8377畝,總投資已超70億元,首批193萬噸低碳鋁生產線同步點火。全面達產后,云南電解鋁運行產能將從581萬噸提升至650萬噸,躍居全國第二,標志著“中國綠色鋁谷”核心區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該項目總投資194億元,占地8377畝,采用"水電鋁+再生鋁"雙輪驅動模式,承接山東魏橋集團電解鋁產能轉移。項目規劃建設4個600kA電解系列,共配置1176臺NEUI600kA電解槽,單系列設計產能48.2萬噸/年,分兩期建設總工期33個月。
7月9日,云南省聚焦綠色鋁產業發展,召開綠色鋁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暨綠色低碳示范產業園建設現場會。會上,云南綠色低碳示范產業園內文山智鋁項目投產儀式隆重舉行,魏橋在云南的又一鋁產業力作正式啟航,為當地鋁業發展注入全新活力。
一是以重點項目為依托,加快綠色鋁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向終端產品和新型產業拓展,推動產業鏈向價值鏈高端躍升;二是打造園區經濟發展示范標桿,政企聯動,圍繞園區定位同向發展。
7月9日,云南省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云南省推動綠電直連建設實施方案》。方案明確了綠電直連模式,即清潔能源通過直連線路向單一用戶供電,分為并網型和離網型。并網型項目接入公共電網,離網型項目則獨立運行。重點支持綠色鋁、硅光伏等行業的新建項目,優先考慮負荷調節能力強的產業。實施上,由負荷企業主導,電源和專線可由相關方投資。并網型項目需按“以荷定源”原則確定規模,自發自用量占比有明確要求。交易與價格機制上,項目需按規定繳費,離網型項目暫不收取備用費,待國家政策明確后清算。
云南省祿豐市的新能源發電制氫合成甲醇一體化項目已獲批,由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市,總投資約67億元,企業自籌約13億元。項目計劃2025年12月開工,2028年12月建成。項目整合85萬千瓦新能源發電,利用綠電在勤豐化工園區建設制氫與甲醇合成設施,年產氫氣2萬噸、甲醇10萬噸。同時配套200MW/1000MWh壓縮空氣儲能系統,拓展綠色甲醇、氫能交通等應用場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電網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