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對電動汽車里程的需求越來越高,需要開發更高性能的電極材料。通過本項目開發,旨在開發一款新型負極材料,實現電芯能量密度的提升、提高續航里程及充電能力。通過認證后,可進行批量生產,進而開展裝車驗證。
脫氨 脫酸后 直接加催化劑碳化廢水; 混凝吸附沉淀達到息焦的要求COD 100-150mg/L; 碳化固體直接配煤回用; 優勢:工藝流程短 處理成本低;
伊博樂,在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自治區功能材料物理與化學重點實驗室工作。2016 年獲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博士學位。2016-2018 年在美國埃姆斯實驗室從事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是磁熱材料、磁相變機理和永磁材料等。
“碳達峰、碳中和”是國家重大戰略決策; 甲烷氣體溫室效應為二氧化碳28倍; 煤礦開采中約有47%以上為超低濃度(低于3%)瓦斯,被大量排空浪費; 有國內領先的甲烷絕熱催化氧化技術,智能熱電聯供系統填補國內市場空白; 擁有材料、反應器、系統全方位的專利和知識產權,并具備強的量產化能力; 依托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貴州省煤炭潔凈利用重點實驗室開展技術創新;
劉偉,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分別獲物理學學士(2007)、博士(2012)學位。入選中國科學院青促(2019)會并獲得優秀會員(2023)。主要借助電子顯微的快速、實時原子結構成像與反應環境原位觀測能力,通過環境電鏡相關的功能組件研制與顯微圖像識別與定量方法開發,實現氣固催化過程的原子機制顯微解析。共發表 SCI 論文 110 余篇;近 5 年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 Nature Catal.、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it.、Adv. Mater. 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 24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