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匠(濟寧)機械裝備有限公司推出的ZDY-1200S井下360度探放水設備,是一款專為煤礦井下超前探放水、瓦斯抽放及地質構造探測設計的高安全性、全液壓鉆探裝備。該設備以“360度全方位鉆進、防爆設計、精準控壓”為核心優勢,可有效應對井下復雜地質條件,為煤礦防治水、防突作業提供可靠技術保障。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先后斬獲國內外客戶3000噸層狀氧化物訂單及500噸聚陰離子訂單,產品良率穩定在98.5%以上。
2025年1月至6月期間,該國鋁土礦出口總量達9,980萬噸,較2024年同期的7,340萬噸增長36%,創下自2015年有系統記錄以來的半年度出口量峰值。
銅產品出口占據智利當月總出口額的56.8%,繼續保持其外貿支柱地位。央行報告特別指出,6月銅出口均價為每噸9,240美元,同比上漲12.3%,而出口量則同比增長4.8%至50.5萬噸,形成量價齊升的良好態勢。
NIL壓印機的基本思想是通過模版,將圖形轉移到相應的襯底上,轉移的媒介通常是一層很薄的聚合物膜,通過熱壓或者輻照等方法使其結構硬化從而保留下轉移的圖形。整個過程包括壓印和圖形轉移兩個過程。根據壓印方法的不同,NIL主要可分為熱塑(Hotembossing)、紫外固化UV和微接觸(Microcontactprinting,uCP)三種光刻技術。
2025年7月6日,贛鋒鋰業集團投資的山西繁峙400MW/1600MWh構網型儲能電站項目在山西繁峙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開工。該項目不僅是贛鋒鋰業在全國儲能布局中規模最大的單體項目,也是其深化儲能產業鏈協同的關鍵一步。項目采用先進的構網型儲能技術,旨在提升電網穩定性與靈活性,助力山西能源轉型,打造電網側儲能的標桿。
7月4日,云南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發布消息,祿豐市新能源發電制氫合成甲醇一體化項目備案獲批。該項目由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計劃總投資67.0476億元,其中企業自籌13.4095億元,擬于2025年12月開工,預計2028年12月建成。項目將整合新能源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85萬千瓦,在祿豐市勤豐化工園區建設制氫與甲醇合成設施,年產氫氣2萬噸、甲醇10萬噸。同時配套200MW/1000MWh壓縮空氣儲能系統,拓展綠色甲醇應用、氫能交通等領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并增強電網穩定性。
7月4日,江蘇揚州江都沿江片區193MW/386MWh分布式儲能電站項目啟動招標,總投資約4.0833億元,單價約1.058元/Wh,工期預計1年。該項目采用磷酸鐵鋰電池,全預制艙布置,戶外放置193個2MWh儲能電池艙,每個艙配1臺1000kW儲能變流器和1臺1000kVA升壓變壓器,以10kV電壓接入區內企業配電系統。招標人為揚州市江都區江瀾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系江蘇省江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下屬國有全資公司。
PVT碳化硅晶體生長工藝主要通過設置合適的長晶溫度以及長晶氣壓,在此溫度以及氣壓下SiC發生明顯的分解與升華,產生Si和SiC蒸氣壓,在高溫爐內形成的溫度梯度作用下向低溫方向輸送并凝聚在頂部和底部較低溫度處,形成SiC晶體.
2025年7月4日,容百集團仙桃基地6000噸鈉電聚陰離子正極材料建設項目在湖北仙桃正式開工。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依托容百集團自主研發的鈉電材料創新技術體系,產品能量密度與循環壽命等關鍵指標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項目首創“原料處理-成品燒結”全流程一體化工藝,生產效率可提升20%以上。建成后,年產值將達到2億元以上,成為國內鈉電領域最先進的正極材料生產產線。
2025年7月5日,西藏開投色尼區曲果嘎姆200MW風電項目在海拔4700米的藏北高原完成首臺風力發電機組吊裝。該項目是西藏在建的最大風電項目,總投資約13億元,計劃安裝40臺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00MW,并配置40MW/160MWh構網型儲能系統。項目建成后,預計年上網電量超4.36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可節約標煤13.1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5.94萬噸。該項目不僅將提升西藏電網的穩定性和抵御風險能力,還將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棲霞市大力礦山機械有限公司推出的165KW鏟運機WJ3,是一款專為中大型地下礦山設計的高性能無軌運輸設備。該機型搭載165KW大功率發動機,具備強動力、高效率、低能耗的特點,可高效完成礦石、渣料的鏟裝與短途運輸,是提升井下采掘效率的核心裝備。
棲霞市大力礦山機械有限公司推出的6噸井下運礦卡車,是專為中大型地下礦山設計的高效運輸裝備。該車型融合高承載力、強通過性與智能化控制技術,可實現礦石從采掘面到主運輸系統的無縫銜接,顯著提升井下物流效率,是礦山企業降本增效的理想選擇。
棲霞市大力礦山機械有限公司推出的0.6方井下電動鏟運機WJD-0.6,是一款專為中小型地下礦山及狹窄巷道工程設計的輕量化電動運輸設備。該機型以純電動驅動為核心,兼具零排放、低噪音、操作靈活等特點,可高效完成礦石、渣料的小批量鏟裝與短途運輸,是替代傳統燃油鏟運機、實現井下綠色作業的理想選擇。
棲霞市大力礦山機械有限公司推出的0.6方內燃鏟運機WJ-0.6,是一款專為中小型地下礦山及隧道工程設計的緊湊型無軌運輸設備。該機型以柴油發動機為動力源,具備動力強勁、適應性強、操作靈活等特點,可高效完成礦石鏟裝、短途運輸及卸載任務,是狹窄巷道、低產礦區及施工場地受限環境下的理想作業裝備。
武鳴太平風電項目正式開工,總投資約6.56億元,規劃裝機容量100MW,將安裝16臺單機容量6250kW的風電機組。建成后,預計年上網電量2.12億度,可拉動地方,經濟創造就業崗位,助力居民增收。同時,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推動區域能源低碳轉型,實現多方面效益協同發展。該項目是陸海新能落實“綠色北港”戰略、助力區域能源轉型與綠色經濟發展的關鍵一步。
美國能源燃料公司與澳大利亞Astron公司合作的Donald稀土項目近日獲得澳大利亞監管部門最終批準。該項目第一階段計劃于2026年投產,年產能預計達7000-8000噸稀土精礦,產品將由美國猶他州工廠加工提純。該項目的推進將提升西方稀土供應鏈的自主能力。
山東亞鑫礦山機械有限公司推出的60千瓦防爆型耙斗裝巖機,是一款專為煤礦、金屬礦山等高瓦斯、煤塵爆炸危險環境設計的高效裝載設備。該機型集耙裝、運輸功能于一體,可快速完成巷道底板巖石、煤矸及礦石的清理與轉載,顯著提升井下掘進效率,是現代化礦山機械化作業的核心裝備之一。
億緯鋰能宣布將在馬來西亞投資建設新型儲能電池項目,總投資額不超過86億元人民幣。該項目是繼2023年圓柱電池產業園投產后,億緯在馬來西亞的又一重大布局,將進一步提升其全球儲能電池產能,強化國際市場競爭力。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發團隊近日在《自然》雜志發表研究成果,其開發的新型鈣鈦礦有機串聯太陽能電池實現了26.4%的光電轉換效率,創下該類型電池的世界紀錄。該技術突破的關鍵在于優化了金屬電極界面處理和載流子傳輸材料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