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一種粉末成型設備及其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粉末填充模具單元及填充方法。
背景技術:
:粉末填充是粉末成型中的重要環節。在粉末填充時,將粉末混合物可控并可調節地均勻填充于特定模腔中,并通過壓制壓實成具有一定外觀形狀、尺寸和機械強度的壓坯,以便后續的燒結熱處理。在填充過程中,粉末先沉積在模具的模腔中,并在高壓作用下壓緊粉末。然后將所得到的粒料燒結。粉末是否被均勻地、連續地的填充到模腔中,直接關系到壓制過程是否可以順利成型,以及燒結過程中坯料的均勻收縮和最終產品的機械性能和物理性能。傳統的粉末成型過程中,粉末填充時,粉末重力作為唯一的源動力,需要克服粉末間的機械咬合力、靜電力、靜磁力、范德華力、摩擦力等阻力的共同作用。如圖1所示,當動力小于阻力時,粉末p因無法實現自由均勻的填充,將出現粉末團聚、架橋、不連續等現象,導致粉末在模腔200中的填充率低,粉末在模腔中的分布不均勻,并且重復性差(每一模的填充率變化大),引起后續的壓制困難(如不成型、開裂、密度分布不均勻等)、燒結不良(燒結開裂、變形等)、以及組織性能分布不均,產品合格率低下。已有的模具和填充方法很難實現粉末尤其是超微粉末的連續均勻填充。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粉末填充模具單元及填充方法,其解決了現有粉末填充技術中粉末難以填充均勻影響產品合格率的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之一為:粉末填充模具單元,所述模具單元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至少一個氣流通道,所述第二模具套設于所述第一模具之內,所述氣流通道由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間的空間形成,所述第一模具底端設有至少一個孔,所述孔連通所述氣流通道;其還包括設于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間且用于氣流通道的密封裝置。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之二為:粉末填充方法,其采用本發明技術方案之一所述的模具單元,還包括以下步驟:將氣流導入所述氣流通道,接觸并沖散模腔內的粉末;根據粉末 的填充程度,實時調節所述氣流的氣體壓力;其中,所述氣流的流動方向與粉末的填充方向相反,充氣方式為脈沖式或恒定式。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粉末填充模具單元和填充方法,其在模具內開設一條氣流通道,所述氣流通道設置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間,并貫穿連通第一模具端面與第二模具端面;還設置了密封裝置,使得模具單元的密閉性良好,避免漏粉漏氣現象。采用這種結構及本發明的填充方法,填充粉末時,驅動氣流進入氣流通道,
聲明:
“粉末填充模具單元及填充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