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粒徑可控的硅酸鈣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含硅酸根的堿液作輔助液與鈣源混合均勻,得到混合液,其中,所述含硅酸根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堿濃度以Na2O計為30~240g/L,硅酸根濃度以SiO2計為0.01~10g/L;(2)將所述混合液加熱至反應溫度60 100℃;~(3)在反應溫度60~100℃下,將堿濃度以Na2O計為20~250g/L,硅酸根濃度以SiO2計為1580g/L的硅酸鈉溶液勻速滴入所述混合液中,得到反應液,其中,所述硅酸鈉溶液與步驟~(1)中輔助液的體積比為1 6:1,步驟(1)中鈣源中的鈣與所述硅酸鈉溶液中的硅以CaO:~SiO2計的摩爾比為0.9~1.2;(4)所述反應液在反應溫度60 100℃下反應,經固液分離和干燥,得到粒徑可控的硅酸~鈣;所述制備方法不需要額外添加粒徑控制劑,也不需要對產物漿料進行過篩處理,得到的硅酸鈣滿足造紙填料中325目篩余物含量≤0.2%的要求。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硅酸根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堿濃度以Na2O計為90~220g/L。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硅酸根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硅酸根濃度以SiO2計為0.4~7g/L。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鈣源為鈣的氧化物、含鈣的堿或鈣鹽中的任意一種或至少兩種的組合。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鈣源為石灰、石灰乳、固體氫氧化鈣、氯化鈣或硝酸鈣中的任意一種或至少兩種的組合。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鈣源進一步為石灰和/或石灰乳。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乳中石灰的加入量為每升100~200g。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乳中石灰的加入量為每升130~160g。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將輔助液與鈣源在攪拌條件下混合均勻,制得混合液。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的速度為300 700r/min。~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的速度為350 500r/min。~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反應溫度為85 98℃。~13.根據
聲明:
“粒徑可控的硅酸鈣的制備方法及由其制備的硅酸鈣和用途”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